三十歲女患痛風 運動沒效反加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30歲的女性,知道自己患有痛風,因此平時相當注意飲食,以前也經常運動,但常在運動後的深夜關節腫痛,因此不敢運動。

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痛風是因為尿酸代謝的異常,於體內產生過量的尿酸,或因為尿酸的排泄受阻,使得尿酸鹽沈積在關節而引起的疾病。當尿酸鹽晶體沉積於其他組織也可能引起尿路結石、痛風性腎病變等問題。

何一成指出,當急性痛風發作時,關節會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多在半夜發作,甚至會痛到讓人從睡眠中驚醒,初期以發生在下肢單一關節為主,如第一蹠趾間關節、腳踝、膝關節等,但隨著發作時間增加,病情惡化,有可能出現在其他的關節。

運動與痛風有關聯嗎?何一成說,每天做適量運動可調節尿酸的代謝而使血中尿酸逐漸降低,對痛風患者長期來說是有益的,但是過度運動卻會使肌肉產生許多的尿酸。若缺乏水分也易導致痛風發作,因此運動前可先喝100到200CC的水,30分鐘後才開始運動。

飲食方面,應儘量避免高普林的食物,高普林食物指每100公克的食物中含有150到1000毫克普林,包含動物內臟,雞肝、雞腸、鴨肝、豬肝、豬小腸、牛肝等,或是蝦貝類的蝦、牡蠣、蛤蜊、干貝、熬煮過的濃肉湯等都是屬於此類。

何一成提醒,許多人為痛風所苦,一般知道要採低普林飲食以降低痛風發作的機會,其實運動可調節尿酸的代謝而使血中尿酸逐漸降低,因此養成適當的運動習慣對於痛風的控制也相當有幫助,另外,在運動的同時也要注意水分的補充,才能有效達到控制痛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