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當總統 提出自己的能源政策 台灣版「2050 Calculator」10月底上線
本報2013年9月1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想要達到非核家園,我們並需付出多少代價?堅持追求GDP的成長,又會換來怎樣的未來?這些問題在工研院綠能所眼中,其實都可以量化計算,「2050 能源供需模擬系統」(The 2050 Calculator)台灣版將在10月底上線,藉著電腦遊戲般的模擬情境,台灣的能源發展不用猜,全民都可以上網自己算。在正式上線前,工研院正在與民間團體、產業界、甚至台電進行說明與意見徵詢,18日的場次中,與會的NGO團體除了表達對此系統的建議外,更把握機會表達對於核能與電價的強烈關心。
英國政府於2008年制定氣候變遷法,是全球第一的將節能減碳目標賦予法律意義的國家,他們提出目標,將在2050年將把碳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20%,那麼長期能源政策和能源配比如何規劃?英國能源暨氣候變遷部(DECC)為了提出,發展出「2050 能源供需模擬系統」。這套模擬系統,兼顧了能源供需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層面,可以同時讓技術人員、政策決策者以及社會大眾在有充分資訊下進行能源辯論,英國政府也可藉此工具來說明政策。目前為止已有超過10萬人次使用,從中了解英國在2050年前,所面臨的能源和減碳的挑戰,更有超過2萬人藉著提交個人的2050年路徑規劃,分享自己的減碳理念和重要的回饋意見。
目前已有許多國家效法,紛紛建立屬於自己的「2050 Calculator」,其中比利時、中國與南韓已經公開上線開始運作,而綠能所所長童遷祥透露,台灣在日本、巴西、南非等建置中的國家裡,進度是領先的。希望10月底上線之後,可以提供一個能多元、理性、且聚焦的討論空間。
「 Taiwan 2050 Calculator」的架構,包括一個能源資料庫,兩個使用者介面以及民眾提交建言的溝通平台。專業版「臺灣2050能源供需模擬系統」,將以詳細的數據圖表,匯集全臺灣現有能源供給部門、住商部門、工業部門、運輸部門各技術之節能減碳發展情境130多種情境,而普及版的「MY 2050」則是以情境動畫與圖像來呈現,可作為能源教育的教材。
使用者在此系統中,可以化身為一個政策制訂者,面對各選項分別選擇level1~4,從保守、積極、前瞻到極限,在諸多的選擇後,得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台灣能源發展路徑,並可分享給親友與公眾,以互相討論。童遷祥表示,這個平台將提供更完整的規劃資訊,將政府官方台電、學者與民間團體的意見,不斷更新擴充,以作為超連結供民眾參考,除此,民眾的意見,也可能成為臺灣未來節能減碳政策研擬的考量依據。
童遷祥表示,台灣版的「2050 Calculator」,比起英國版,更多了將產業結構、GDP衝擊、備用容積率、核能等台灣能源系統等關鍵資訊列入考慮,當中有些本土化的模擬分析程序,例如台灣夏季對空調的大量需求、能源系統管理的效益等等,都列入考量。
但此系統仍有些無法回答的問題,例如外部成本無整合、核災無法量化只能提供逃命圈範圍等,何為最佳化決策程序等人為因素,都不是系統所能處理計算的。但這些問題,也正是民間團體目前所最為重視的部分。包括宜蘭人文基金會董事長陳錫南、臺北大學教授王塗發、鹽寮自救會成員等便積極表達對核電與台電如備載電率、發電成本計算、發電效率等的意見,認為這些都應列入計算,並且是政府應優先面對的問題。對此童遷祥表達無奈,直說工研院必非政府,只是受經濟部委託的公正第三方,並且想讓這個預測系統做得更好。
參與零時政府g0v的電腦工程師羅瑞瑜等人也到場關心此平台,向工研院確認屆時此系統的程式碼與資料是否都能公開給民眾自行下載,甚至民眾可以自己再做一個。羅瑞瑜表示,在知道工研院的這項計畫前,他們已經自己建置了一個「發電成本計算機」,也已經上線公開,也可提供民眾多瞭解目前的能源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