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幣波動低 亞債長線匯得利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匯率波動向來是影響債券投資短期報酬的關鍵,近年新興貨幣激烈波動也嚴重干擾債券投資表現,法人指出,在所有新興市場貨幣當中,亞洲貨幣波動度最低,讓亞洲當地貨幣計價的債券相對較具穩定性。 瀚亞新興亞洲當地貨幣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表示,Bloomberg統計,21種新興市場貨幣中,如果把波動度從低到高排列,最低的前十名有八名是亞洲貨幣,即使印度盧比與韓元波動度在亞洲最高,但跟俄羅斯盧布、巴西黑奧和南非蘭德相比,波動度仍偏低。 施宜君說,債券資產長期績效仍仰賴債息收益,但匯率波動卻會影響債券短、中期收益表現,但相較其他新興國家貨幣,新興亞洲貨幣相對美元的1年期波動度反而較低,顯示在新興市場中,亞洲貨幣較具防禦性質。 摩根亞洲總合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郭世宗表示,近期歐債搗亂推升美元獨強,全球主要貨幣除日圓外,對美元幾乎全面走貶,其中亞幣仍相較其他新興區域貨幣,甚至成熟國家貨幣抗跌。 例如人民幣今年來對美元僅貶1.1%,泰銖、馬來西亞林吉特貶幅更僅0.79%與0.31%,包括菲律賓披索、新加坡幣、新台幣、韓元甚至逆勢對美元升值。 郭世宗指出,JPMorgan證券預估,在歐債未失控的情況下,人民幣兌美元至年底前尚有3%的升值空間,鄰近亞洲國家貨幣後續升值潛力甚至更勝人民幣,新興亞幣至年底前約有5%反彈空間,以本地貨幣計價的亞債長線有匯兌收益可期。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張俊逸認為,受到國際資金移動的影響,大部分亞洲國家匯率已回到年初開始的位置,由於亞洲地區經濟相對穩定,且基本面所具有的優勢並未改變,加上利率水準遠優於歐美等成熟國家,假使歐美新一輪的量化寬鬆措施執行,隨國際情勢逐漸明朗化,亞洲地區仍將吸引國際資金回流,帶動匯價回復到應有軌道。 他指出,如果聯準會推出第三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3),會讓美國債券殖利率再度往下修正,在資金向外尋求更佳報酬標的情況下,體質好且利率相對高的亞洲投資等級債券,勢必更能吸引資金進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