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側記-搞革命 挑戰水泥化治水思維

中國時報【(執筆:謝錦芳)】 個性溫文儒雅的朱玉璽,五十七年次,政大政治系畢業,二千年回到老家萬巒教書,先後在東寧與大明國小任教。這些年投入環保,讓他的生命找到平衡點,但在保守的客家村,卻遭遇來自長輩的嚴厲批評,甚至連母親也很不諒解。他感概,熱愛家鄉竟是這麼痛苦,但他心甘情願! 朱玉璽在台北待了四年,大學接受的是鼓勵批判思考的教育,回到保守的鄉下教書,他坦承,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適應,過往常因關心學校事務被學校視為頭痛人物。 二○○一年,他因緣際會認識高雄教師會生態中心教師李根政,並參加陳玉峰老師主授課的環境佈道師,深刻感受台灣土地的美麗與滄桑,於是走上以環境關懷為職志的旅程。而投入環保運動過程中,他認識了在地溫暖的愛鄉力量,提升視野,豐富生命,並把這份經驗與孩子們分享。 自二○○二年開始,他陸續參與多項在地環境關懷活動,如反吉洋人工湖、反屏南煉鋼廠、反對後灣陸蟹棲地蓋飯店、反農田水圳水泥化...等,二○○六年參與阿朗壹古道生態調查,二○一一年接著關懷自己家鄉的五溝湧泉溼地。 老一輩常對他說:「我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多。」如果遇到工程利誘,更進一步造成雙方情感的撕裂。長輩們的批判,讓他承受極大壓力,也讓他更加明白,必須把希望放在年輕的一代。 五溝水正面臨水泥化的命運,可能挽救嗎?機會似乎非常渺茫,不過,只要有一絲努力的機會,他都不會放棄。雖然村子裡多數人反對他,幸好太太默默相挺,岳父也逐漸改觀與認同,這是他最感欣慰的。 在這個傳統又保守的客家庄,朱玉璽正在進行一場價值顛覆的革命,挑戰政府長期水泥化的治水防洪思維。然而,這項錯誤治水思維的扭轉,顯然無法僅憑一個人的力量,而是需要全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