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地的對話」 楊梅推鄉土新教材

【羅安達 桃園楊梅】

桃園縣楊梅高中老師用了5年時間調查,楊梅市人文、地理、歷史等文化,在日前完成調查報告,楊梅高中以「人與地的對話」為題,編寫成教材,要將這在地客家文化調查報告,先傳授給楊梅市高中老師,藉由高中老師帶領,再傳給市內各國中小學,未來將配合楊梅在地客家歷史建物作為輔助,向民眾推廣,在地文化的關懷與認同。

「最主要是利用地形模型,來認識楊梅。」

利用楊梅地形模型解說,配合高地觀察,先讓這群高中地理、歷史、公民老師,了解楊梅市基本概況,為了這個楊梅市的在地調查,在校長支持下,這群非客籍的高中老師,前後花了5年的時間,完成楊梅市的調查教學平台,他們希望以在地客家文化的認同與關懷為主軸,讓未來楊梅市內所有學生來認識自己鄉土。

楊梅高中校長 林桂鳳:「有地理、有歷史、有公民、有生物,這四個課程融合在一起,讓學校的學生透過這樣子的課程,認識在地的楊梅高中,還有楊梅這個地區的文化。」

楊梅高中參與田調老師 劉湘櫻:「我們希望帶給學生的是,讓學生能夠了解,他們所上課的這塊地方的環境,然後能夠帶給楊梅市的,希望最後能夠推廣出去,讓楊梅市的國中、國小,也能夠共同認識他們所在的這塊鄉土。」

這份調查報告命名為「人與地的對話」,將楊梅市自然、人文、地理、歷史全都納入其中,校方表示,先期會以楊梅高中老師為主要上課對象,培養出種子教師,再有系統的將這份報告,經由各科老師傳授給在地的各級學校師生。

楊梅高中種子教師 曾惠祺:「我覺得這部分是很好的,那也就是從做中去學,那也是對我們課本裡面的,一些教材的應用,對於他們當地的生活可以更加的深刻認同。」

從書面簡報到高地會勘,在各領域老師合作下,讓這份楊梅市調查報告,成為多面向的鄉土教材,校方也規畫,未來要由各科老師實際帶領學生到戶外上課,讓師生與社區人士互動,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文化之外,也能習得書本上沒教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