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民國文人的牽掛

旺報【文╱淳子】 抗戰爆發時,鄭蘋如19歲。一腔熱血,無處噴湧,就地參加學校的抗日救亡運動。 上海,重慶路和復興路構成了4個街角。 建築師不是歷史學家,但是規畫這個4個街角建築的設計師卻無意間為中國政治歷史提供了不可撼動的證據。 街角之一的重慶公寓(呂班公寓),美國女記者史沫特萊的居所。她在上海居住了7年,她的《中國紅軍在前進》、《中國人民的命運》等專著,向世界宣傳中國的革命鬥爭,成為研究這一段歷史的重要資料。 2006年11月,李安導演的《色.戒》劇組來到上海,低調開拍重慶公寓。 街角之二的巴黎公寓,蔣介石下野的如夫人陳潔如舊居。因為蔣介石要實現與宋美齡的婚姻,他託民國時代的元老張靜江把陳潔如送去美國冷藏。若干年後,陳潔如回來,隱居於此。 街角之三的復興坊,紅磚坡頂,3層樓的房子,門前一個小院子,上海習慣稱之為天井。著名大律師史良、國民黨元老廖仲愷的夫人何香凝居住於此。 街角之四,一個綠色的優雅的公共客廳──法國公園(復興公園)。 美女間諜刺殺漢奸 沿著重慶公寓的圍牆往南走,有一條叫「萬宜坊」的弄堂,聯體小別墅。女兒牆,天井,一、二枝夾竹桃,淺淺的台階,進得客廳,鋼琴、咖啡桌、英國瓷器、德國冰箱,一派細緻生活的陣勢,與雲起風湧的大歷史無關,與富貴豪達的深藏之所無涉。鄒韜奮、張充仁等中國現代歷史裡的著名文化人,均是萬宜坊的居民。 大約是在寫作張愛玲專輯的年代,一大堆舊資料裡面讀到了《良友》雜誌封面女郎鄭蘋如刺殺丁默邨的故事,覺得眼熟,似曾相識,琢磨良久,醍醐一般,醒轉過來,拿出張愛玲的小說《色.戒》來比照,果然是脫胎於現世。以為獨家新聞,在2000年,寫進了《張愛玲地圖》一書。張愛玲的遺產繼承人宋以朗說,《色.戒》的故事源自父親宋淇的一段故事。 依據筆者當初考證,《色.戒》裡,故事的前半部分,也就香港的那一節,來自宋淇,後一節,也是中心事件,則是鄭蘋如刺殺漢奸案的紀實版。 一天,宋淇的兒子宋以朗,找出父親與張愛玲的通信。其時,張愛玲正在寫《色.戒》。信裡,張愛玲求證當年南京路上,西伯利亞皮貨店的位置,凱司令咖啡館的位置。她離開太久,且生性沒有方向感,往日的街道已記不分明。 1947年,張愛玲與胡蘭成離婚,人前人後,還背著「漢奸小老婆」的罵名。幸好有姑姑在,譬如母親,替她張羅,匆忙在南京西路重華新村找了一套比較小的房子,搬出了令人注目的愛丁頓公寓。 1940年,重華新村附近的皮草行裡,曾經發生過一個轟動的事件:美女刺殺漢奸! 這位美女就是《色.戒》女主角王佳芝,原型鄭蘋如。浙江蘭溪人,1918年生。 鄭蘋如的父親,早年留學日本法政大學,追隨孫中山先生奔走革命,加入同盟會,可謂國民黨元老。他在東京時結識了日本武士階層的名門閨秀木村花子,花子對中國革命頗為同情,兩人結婚後花子隨著丈夫來到中國,改名為鄭華君,先後有二子三女。鄭蘋如是第二個女兒。父親回國後,曾任上海復旦大學教授,還擔任過江蘇高院第二分院的首席檢察官。一家人住在上海法租界重慶路的萬宜坊,與著名教育家鄒韜奮是鄰居。 鄭蘋如在上海法政大學念書,花樣年華,丰姿綽約,是上海灘上有名的校花。因為漂亮,每次出去,必得妹妹陪在一側。不然,便有膽大的男同學上前搭訕。有人回憶,鄭蘋如喜歡騎自行車,風吹過,披肩長髮飛揚起來,很是撩撥。 抗戰爆發時,鄭蘋如19歲。一腔熱血,無處噴湧,就地參加了學校的抗日救亡運動。 中國最為重要、最有影響力的畫報──《良友》,在1937年7月的130期曾以鄭蘋如為封面女郎,因為她身分特殊,只稱「鄭女士」,而未寫全名。根據多年閱讀間諜故事的經驗,做封面女郎,也是包裝美女間諜的一種常規手段。 抓住弱點設美人計 日偽時期,汪精衛政權在上海極司菲爾路(今萬航渡路)76號設立了特工總部,主任丁默邨是原軍統第三處處長,從事偵緝抗日志士的特務工作。為此,中統上海潛伏組織負責人,陳果夫的侄子陳寶驊,決定抓住丁默邨好色的弱點,施「美人計」除掉他。一個舞會上,一位佳人翩然而至。陳寶驊遇見鄭蘋如。 特工的直覺,陳寶驊認為鄭蘋如是執行刺殺丁默邨計畫的不二人選。因鄭蘋如在光明中學讀書時,丁默邨曾當過這個中學的校長,因此兩人有師生之誼。 丁默邨貪色,交到鄭蘋如這樣的美女自然是喜出望外,而鄭蘋如佯裝涉世未深的少女,恃寵撒嬌,與丁默邨時斷時續,若即若離,把一個中年男子弄得神魂顛倒。 中統見時機成熟,布置下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