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果傳奇-葡萄變精品 種到無可取代

中國時報【洪璧珍╱彰化報導】 半路出家,從保全業者轉行種葡萄,短短七年就獲國內農民最高榮譽「神農獎」的肯定,葡萄達人黃良僖對於自己的務農之路,自有一番體會;「農產品精品化」是他的一貫手法,唯有把自己的葡萄種到市場上無可取代,才是真正成功。 黃良僖雖世居有「葡萄故鄉」美名的大村,但因家中並非務農,學電子的他退伍後也一直從事弱電工程系統,成為大樓保全的守護者,對葡萄一竅不通;當時的他談起葡萄,「我會吃啦!」他笑著說。 民國八十八年,國內的房地產明顯不景氣,他的工作也遭到波及,平日喜歡蒔花植草的太太提議返鄉謀生路,兩人回到大村,原本只是想租塊地來種種花草,不料有地主要把葡萄園連葡萄樹都出租給他,他就這樣因緣際會地變成了種葡萄的農夫。 「前三年真的很慘!」回首來時路,黃良僖忍不住搖頭。當時的他,是新手種葡萄,不僅田裡的活不會做,種出葡萄也不會賣,只能交給大盤商;「商人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農民不能有第二句話」,當時很無奈。 不過這慘淡的三年,也激出他對種葡萄的真正興趣,並且決定以此為一生的志業;於是,他用盡各種方法到處去上課、讀書,並且自己在園裡實驗;「我不怕失敗,唯有經歷失敗,才能迎接成功。」黃良僖說。 因為四處拜師學經驗,阿僖漸漸摸索出種葡萄的竅門,也將種植面積擴大,從最早的五分地擴充到一甲多;家中長輩看他這麼拚,認為他「太衝了,會失敗」,可是他反認為是長輩太保守。「這只是理念不同而已,不是反骨啦」。 黃良僖清楚定位自己的葡萄,他說,長在樹上的叫農產品,拿來賣的是商品,送人就變成禮品,送禮當然要送精品,所以他種葡萄朝向精品化的方向走,大家都種巨峰,他就選種另一品系的櫻井,清楚把市場區隔出來;為了穩定品質,讓消費者放心,他堅持無毒、無殘留,並且成為國內第一個取得生產履歷的葡萄農,並在九十四年成為國內第一個 、也是至今唯一個獲得神農獎的葡萄農。 他同時跟大盤商劃清界線,自己種的自己賣,雖然網路行銷宅配更辛苦,但也因此培養出一批死忠的客戶,在他的電腦檔案裡,客戶編號已超過五千號,雖然都素未謀面,但透過電話、網路,他跟他們都交上了朋友。 這幾年,他因緣際會培育出藤仁葡萄的變異種,並擴大生產,今年試賣時,所有網友一致按「讚!」並且透過網路投票,為這新品種的葡萄命名為「蜜香」;因為數量不 多,不少人已經預購,就怕 明年正式上市時會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