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非核不可? 學者憂心太倚賴核能

【廖期錚 范群宏 賴冠諭 綜合】 這陣子反核聲浪四起,不過也有人問,沒了核能,台灣還能有足夠的電嗎,然而關於能源的討論並不多,這星期開始,客家電視推出核去核從系列報導,今天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首先來看的是我們的能源結構,政府始終不肯放棄以核能為穩定電力供給的政策,不過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台灣並不缺電,不但沒有發展核電的必要,而且過度集中式的發電,還有可能危及能源安全,政府應該對再生能源政策適度鬆綁,加快綠能發展腳步,讓能源多元化,確保電力能夠永續利用。 反核團體:「我們有反核的決心。」 客家藝文團體的反核歌曲,唱出了民眾對於非核家園的渴望。2013年3月9日,全台反核大遊行,進一步讓反核民意沸騰。 反核民眾:「我是人,我反核。」 儘管之後民調都顯示,超過6成民眾贊成停建核四,不過就算歷經這場巨大的社會運動,政府現今的能源政策,還是以核能發電作為思考方向。 行政院發言人 鄭麗文(2013.03.28):「政府並非證明有安全的技術,而興建核電廠,而是為了要穩定,50年間的能源供應。」 縱觀2012年底為止,台灣發電結構,燒煤、油、天然氣等火力發電占了73%,3座核電廠則是18.4%的比例,相較起來,以太陽能、風力為主的再生能源,發電比卻只有4.8%,能源配比瀕臨失衡。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所教授 李堅明:「國際上也是在講,你能源要多元化,你千萬不要太獨立依賴某些能源,因為那基本上,都會產生很高的能源不安全的問題。」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技術組長 蘇金勝:「大概84年以後,就開放再生能源的設置,它也是分散式的電源,然後到98年,再生發展條例通過以後,它的費率可以保證,他合理的回收,所以這個量也會再增加。」 而依照行政院今年規畫,10年內再生能源所占發電比,將從現在不到5%,翻一倍到達10%,2030年,甚至還要到達20%的比例,但這段期間,核能在執政者眼裡,仍舊舉足輕重。 行政院長 江宜樺(2013.03.19):「廢除核電導致經濟衝擊,不是危言聳聽,可能會限電,真的去把核電廠廢掉的時候,你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就是我們經濟面所受的衝擊,還有對於北部分區限電,這個問題我們有沒有辦法解決。」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 方儉:「核電在整個有效機組的,裝置容量,大概在12%到14%之間,但是我們有效的備載容量,是20幾%,等於說你有很多的餘裕。」 行政院長 江宜樺(2013.03.19):「幫我們多爭取40年時間發展再生能源,核電幫我們多爭取40年左右的時候,讓我們把其它能源能夠開發到成熟,讓它成本不要太高。」 核工專家 賀立維:「政府你只要鬆綁,你不要管這麼多,你只要不要管,讓他自由發展,台商厲害得很,不用經過5年10年,台灣整個綠油油一片(綠能)。」 儘管政府現階段仍不輕易棄核,但專家也預估,包括煤、天然氣或是油都有用完的一天,即使是核能發電的燃料鈾,再過50年後也會枯竭,台灣在能源上98%依賴進口,廢核走向再生能源,終究是一條必須要走而且無法回頭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