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壢坵小農作朋友 好旅行走訪小米故鄉

和壢坵小農作朋友 好旅行走訪小米故鄉

本報2012年12月14日台東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正當台東縣府與議會替美麗灣渡假村背書、宣稱該案是台東發展觀光的指標性開發案之際,此時也正是部落小米成熟陸續採收的季節,歷坵部落從自己的傳統出發,吸引不少友善小農的旅人造訪,與部落一起推廣小米文化。

趁著難得陽光露臉,幾位來自全台的「小農好旅人」,跟著金峰鄉歷坵部落的杜爸爸到山上採收小米。今年山上各項作物歉收,小農深鎖的眉頭,因為旅人的光臨而露出大大的笑容。主辦單位浩然基金會經理陳芬瑜表示,透過好旅行的方式,或能讓小米復耕的價值看得到!

今年小米收成不如預期,幾位歷坵復耕的農民難免感到挫折。八八風災後一路陪伴部落的浩然基金會以及台灣農村陣線正好發揮了智囊團的功能,陳芬瑜說,小米生產不好,老人家非常憂心,幾個夥伴也思考小米生產除了經濟上的效益,更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價值,因此嘗試以「小農好旅行」,讓民眾有機會接觸平常喝的小米酒、吃的小米粥這些作物生長的土地,也貼補小農收入。 用旅行體會小米價值

位於台東縣金峰鄉的歷坵部落,排灣話叫「魯拉克斯」,意思是到處都是樟樹,是由台東的排灣族以及屏東的魯凱族共同建立的部落,歷史不超過百年,卻是個兼容並蓄、文化多樣的部落。2009年八八風災曾一度重創當地,3年來,部落4戶族人,投入小米復耕的行列,期待以友善環境兼顧生計的耕作方式,在極端氣候表現時,得以留有小小的生產基地。

主辦單位期待提供深度的文化體驗,因此每次行程只提供10個參加名額,首發團在7日傍晚抵達台東太麻里的金崙火車站。3天2夜的行程充實而緊湊,以小米復耕為主的好旅行,無論是到田間採收小米、趕鳥的小米教室,或是部落巡禮認識「魯拉克斯」的由來,以及走進「魔法森林」採集製作祈納福、花環所需的甲酸漿葉、月桃以及腎蕨,都一再展現排灣、魯凱族文化迷人的特色。

族人平日的飲食很簡單,米湯菜肉和平地差不多,為了招待旅人,拿出節慶中才吃得到的祈納福、阿拜以及搖搖飯,絕非每天都吃得到的;繁複細緻的作法,透過旅人動手親炙體認到心意,每個步驟都包含細心的想法,留待吃的人細細體會;這些只用在盛典或團聚中的傳統,也透過一次又一次賓客來訪,利用DIY等各種參與方式,得以重現、流傳。

周末夜晚的金崙車站熱鬧非凡,每周固定的夜市提供民眾以及觀光客消磨時光的去處,歷坵青年謝聖華也協助族人擺設「阿哩‧擺」市集。阿哩(ali)在排灣族語裡是「來/去」的意思,也有邀請的意味,擺(bai)為排灣族口語裡的尾綴詞,這裡展售著族人編織成品,為傳統工藝找到出路。 好旅行 從最平常的事情認識部落

目前就讀台大社工系的彭正龍說,有別於商業旅遊把當地人整飾成固定印象,例如穿著傳統服裝跳舞,但這不是當地人他們平常的生活,小旅行這種整飾越少越好,能更貼近他們的生活,進入生活脈絡;而所繳的費用都經合理分配,更是難得。

而這樣的平台也讓民眾有機會和原住民做朋友。杜爸的大兒子杜義輝是浸信會傳道,雖然歡迎民眾走訪原鄉,卻不是基於商業操作,來此地只為了看原住民小朋友跳舞,或穿傳統服裝、吃風味餐。「原住民也只有在特殊節日才有比較豐盛的料理,來這裡最好能入境隨俗。」

活動收取的費用扣除活動成本費,盈餘將放入公基金,支持農耕所需的支出。陳芬瑜說,期待好旅行成為繼生產之外的另一個發展方向,讓人踏足小米生長的土地,認識這裡生活的人們以及耕作的過程。未來將搭配小米生產季,隨著生長週期舉辦好旅行,用吃這個最平常的事情,串聯生產者和消費者,並和原住民做朋友。

【參考資料】小農好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