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送審 祭出差異化管理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陳欣文、張中昌╱台北報導】 為進一步擴大國內投信商機,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10)日與投信負責人座談時,允諾將對國內投信祭出「差異化管理」,表現較佳的投信未來不受限同時間只能送審一檔基金,同時也能進一步擴大申報生效的基金範圍。 證期局長黃天牧表示,先前差異化管理已先從境外基金的「深耕計畫」開始,昨天也以摩根資產管理集團成為第一家符合獎勵的業者,一年內代理境外基金,可同時間送審3檔基金,未來則是會擴大到境內基金的部分,現在就請投信業者先設計大家都能接受、公平、公正的差異化措施的門檻。 另外,投信業者也爭取比照香港,讓兩岸基金相互承認,黃天牧則表示,仍待兩岸證券監理單位作法規比對,同時在服貿協議後,再伺機在兩岸證券監理平台上提出此議題。 投信業者也爭取人民幣計價基金可用新台幣申購,讓投資人不必受限一天2萬人民幣的換匯限額,未來在贖回基金時,再由投信業者以法人身分換匯,以人民幣給付給投資人,但金管會表示,這涉及央行及兩岸清算機制,會代為反映。 黃天牧表示,先前金管會已修正投信基金管理辦法,放寬基金操作彈性、降低合併召開受益人門檻;另外也修正華僑及外國人投資證券管理辦法,讓外資投資投信外幣計價基金,可免FINI登記,且投資台股基金部分也免計入產業投資限額,目前條文預告後,有業者建議投資外幣貨幣基金部分,是否也能免計入FINI,目前正在與央行洽商。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林弘立表示,原本業者希望爭取差異化管理,即在基金送件時可以擴大檔數、類型,甚至改採負面表列方式加速新商品發行,但金管會後來以擴大申報生效範圍,業者也樂於接受。 金管會表示,目前可申報生效的基金類型包括所有的股票型、組合型基金及所有基金追募,未來考慮對表現較佳的公司擴大到在國內募集、投資國內的平衡型基金、指數型基金,至於貨幣基金部分則要再跟央行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