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高收益基金 賣到爆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台灣錢已淹到腰部了。高收益債券基金在國內瘋狂吸金,推升在台境外基金公司資產規模快速成長;至去年底,前5大境外基金公司資產規模都超過新台幣2,400億元,聯博投顧更以近6,000億元資產名列首位,光是去年下半年,5大境外基金公司規模即增加近2,000億元。 光是前5大境外基金公司總資產規模就約1.8兆,等同於全數國內投信基金的總規模。 過去境外基金公司資產規模極為「神秘」,但自去年6月,因主管機關要求下,已悄悄揭露在投信公會網站,且僅6個月時間,前5大境外基金公司基金規模即快速成長,其中聯博增加最多、達889億元,旗下境外基金整體規模更已達5,909億元。 其次是摩根成長478億元、富達增加283億元、貝萊德也增加248億元,光是前5大境外基金公司境外基金規模就達1.74兆元,大幅領先國內投信業者,也無怪乎金管會急著對境外基金公司祭出衡平的管理政策,要求同時回饋台灣經濟。 在銀行財富管理、壽險投資型保單助攻下,高收益債基金以「配息」訴求,在各銀行搶佔定存資金,及壽險業的滿期金等,造就境外新興債及高收益債基金規模攀上歷史高峰,分別達2,443億元及7,259億元,年增率均逾4成。 同時高收益債基金訴求已從年配息、季配息,至現在最紅的商品幾乎都是月配息型基金,且訴求年化配息率2~15%不等,相較於錢存在銀行一年約1%的利息,許多高資產族群資金快速流往高收益債券。 去年度淨申購前10大基金,流入金額都超過28億元,其中高達7檔屬於高收債基金,且都是提供每月固定配息機制的高收基金。 部分基金業者坦言,今年市場資金仍明顯流向高息差的商品,反映在資產類別上,就是高息的新興市場債,以及高息貨幣商品(澳幣、人民幣)吸金力大增。債市投資上,債種的選擇反而更形重要,譬如殖利率更高的BB等級、B等級、甚至CCC等級的信用債券,同樣也可拉高殖利率,不過在此過程,要特別留意經理人的研究功夫,以免因為高殖利率的誘因而選錯產業,造成不必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