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說客話:別再以升學排擠語言傳承

■許時烺 目前國民中小學本土語言選修係依據教育部於民國95年5月22日發布,101年12月22日修正之《國民中小學開設本土語言選修課程應注意事項》,「選習之語言類別,國民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應就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三種本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國民中學則依學生意願自由選習」。 是依上述規定,本土語言選修國中多年來一直以「升高中課業繁重」為由,讓學生「依學生意願自由選習」,結果自然是學校開不成客語課或勉強開個社團方式應付。相對國小部分,學校則是聘任一位客語老師授課。 明年12年國教將上路,「升高中課業繁重」曾經是排擠本土語言課程的理由,按照教育部多元學習理念,課業繁重之類的說詞未來理應不該存在。國中本土語言選修,為何遲遲不比照國小改選修為必修? 另一個問題,在於客語教師教學的「客家腔調」,應分由不同專業的客語老師傳承。一般大家稱「四、海、大、平、安」五腔,指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5個客家腔調。在國小教學現場若未細分老師教的是哪一個腔調,對於人數少或者會講該腔調者較少的客家語言別並不公平。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台灣過半的客家人其國小客語授課情形是「五腔客語一腔教學」。 試想:父母輩講四縣,小孩學校學海陸,或長輩講海陸、小孩學校學四縣;其他三個弱勢的大埔、饒平、詔安就更不用說了。建議教育部《本土語言選修課程調查表》客語應修正實施分腔教學,否則客家話要學好,無異緣木求魚。 (客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