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空官學生體驗瑞濱教育營 收穫滿行囊

(軍聞社記者呂世民專訪)首次參與「瑞濱藝術與品格教育營」活動的空軍官校學生顏嘉燕認為,「瑞濱國小有一半以上是弱勢家庭的兒童,但他們卻是如此天真與活潑,尤其短暫幾天相處互動,處處充滿感動、歡樂與依依不捨的心情,深刻體會自己是有多麼的幸福啊!」

顏嘉燕說,他們這群大學生的出現,對於小學生而言相對重要,他們因現實生活上的困境,不像自己幼年總是懷抱許多夢想,小朋友在夢想紙上,寫上希望可以回外婆家、想要生日禮物、學英文等,諸如此類的微小心願,令她感觸甚多。

「記得我翻閱了小學四年級的作文,是有關於新年希望,一本寫著:希望爸爸不要再喝酒…;另一本寫著:希望可以學會英文,因為羨慕志工大哥哥們可以與外國人聊天。」空官學生吳康渝心想,他們或許可以為學童帶來正面的影響,以及脫離現有困境的希望和動力。

張家揆回憶說,在營隊的最後一天,孩子們依依不捨的神情,至今令他難忘,雖然只是短暫相處,猶如親哥哥照顧的心,清晰烙印在孩子們身上,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希望在離別前教給他們的是「提起勇氣」,以及「勇敢面對未來的挑戰,雖然未來是個未知數,但仍堅定地告訴孩子們,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夠出人頭地。」

第一次參與瑞濱營活動的王唯丞表示,瑞濱國小的孩子大部份來自低收入戶或是單親及原住民家庭,但不讓人覺得比其他孩子表現得差,相對的,外界更要提供這些小朋友更多元的教育環境及資源,如此才能讓偏鄉社區、學校培育國家未來的主人翁,看到希望與進步。

「此次瑞濱營隊活動不僅帶給小朋友教育上的幫助和心靈上的溫暖,也給了自己一個很好的歷練機會。」翁振倫也希望學童們能夠對自己誠實負責,因為未來的成就是靠自己努力與汗水所獲得,要勇於面對自己,勇敢邁出每一步。

周健平則認為,在營隊中發現,帶小朋友的方法和軍校教育恰巧相反,軍校教育主要為培養未來建軍幹部,入校即有一系列養成教育;在瑞濱營卻是相反,不但要以孩童的角度去帶領他們,還須將自己的心智年齡轉換和小朋友一樣,需要耐心與恆心,相信這次參與活動的過程,有助於未來更有效率帶領學弟完成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