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愛錢」 理財首重觀念

就是要「愛錢」 理財首重觀念

理財達人系列報導(25)(中央社記者李雅琳台北3日電)「理財不一定要講求技巧,但一定要有觀念。」專欄作家黃逸強說,理財路上沒有暴利,也沒有快速致富管道,必須賺時間財而非機會財,比「氣長」而不是比「氣盛」。

談起超過20年的市場經驗,黃逸強說,年輕時出於興趣玩股票,後來自學考上證書,進入證券公司從業務員做到行政管理,不僅看透整個投資生態,也曾經慘賠,好幾年的薪水化為烏有,還把客戶一起拖下水。

「通常被水淹死的,都是比較會游泳的。」在股票市場看過許多起落,黃逸強深深體會到,真正的理財應是兼顧風險和報酬的「資產配置」。

他說,銀行存款利率太低,好不容易攢到一筆錢,不一定要全部放在銀行;只要保留3到6個月生活費做為周轉金,其餘就可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進行長期穩健的資產配置。

黃逸強建議有心理財的人,每個月至少撥出新台幣3000元,不論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或買儲蓄險都可以,但「不要拿去玩股票」;因為股票市場就像個賭局,外資、法人、公司派掌握第一手資訊,一般投資人面對資訊的不對等,「大多只是買了一個夢」。

或許有人會問,薪水已經不夠用,哪來資金理財?黃逸強認為,必須分清楚沒錢和理財之間的因果關係,「就是因為不會理財,所以才沒有錢。」

他建議,理財可從日常生活做起;首先,盡量不要刷卡,因為拿出現金,才有實體支出的感覺;再者,少做預付消費,例如買一整本泡湯券,期限內可能用不完,也無法像現金可以拿來購買其他物品。

黃逸強鼓勵大家應該當「愛錢」的人,不要在實際的需要產生之前,就讓錢離開身邊;他也建議年輕人從領第一份薪水起,就要開始做退休規劃,與其完全倚賴政府的退休金制度,不如自己存一份,而且愈早開始愈好。

至於應該分配多少資產進行投資?他建議參考簡單的「100法則」,以「100減年齡」算出投資組合中的風險資產比例;例如30歲的年輕人手頭有100萬元,可以用70萬元進行投資。

他認為,理財就是要做好流量控制和存量管理,太過頻繁的買進賣出,其實是在幫銀行和證券公司創造流量,財富也隨之愈流愈少,不如做好資產配置,穩健保守地賺時間財;把大部分心力用來顧好本業,才有基本穩定的收入、加薪升遷的機會。1010803

【更多達人帶路系列報導】http://www.cna.com.tw/List/ExpertForum-1.aspx

(黃逸強提供)中央社記者李雅琳台北傳真 101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