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家暴創傷處遇 勵馨基金會辦理專業訓練研討會

記者洪泰陽/台中報導

勵馨基金會今日起三天於台中市維他露基金會會館辦理「創傷處遇:心理劇與表達性藝術治療取向」專業訓練課程,藉由從美特邀專業講師Dr. Pamela Remer與 Dr. Rory Remer夫婦檔學者經驗分享與議題討論的方式,協助助人工作者建構初級創傷與次級創傷的處遇能力,以利實務工作的延續與推展。

勵馨基金會王玥好副執行長表示,基金會自1988年創立以來,長期投身在性侵害與家庭暴力案主的創傷復原工作中。這樣的經驗讓我們明白工作者具備專業創傷處遇能力的必要性,也讓我們理解協助工作者預防和因應替代性創傷的重要性。這次也特別感謝臺中市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與彰化縣政府社會處的支持,促成本次專業研討會議。

本次研討會主軸,針對創傷處遇治療進行深入探究,創傷(trauma)是個人經歷對身心造成威脅的單次或持續經驗後所引發的結果,創傷倖存者常感覺生活的每件事情都已經失控,卻沒有辦法停下來。創傷可能啟動自各種情境、產生各種身心反應,嚴重的創傷甚至可能造成PTSD等身心失調,影響倖存者的生活與社會適應,需要正式與非正式支持系統的協助以復原。

以性侵害或家庭暴力等創傷倖存者的經驗為例,社會福利與心理諮商等服務體系的介入,便是重要的正式支持系統資源,倖存者身邊親友同儕的理解陪伴,則是重要的非正式支持系統資源,雙方都在倖存者度過創傷復原、站穩現在、終而建構未來的路徑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王玥好副執行長表示,本次邀請的講師Dr. Pamela Remer,現任職於美國肯塔基大學諮商心理系,擔任副教授職務,為美國ASGPP認可的心理劇導演、教育者、訓練者,APA女性心理學分會主席;另一位Dr. Rory Remer,為美國肯塔基大學諮商心理系教授,美國ASGPP認可的心理劇導演、教育者與訓練者。特別的是,Dr. Pamela Remer本身是一位被強暴的倖存者,透過自身受創的治療經驗以及專業的領域,她發展出一套帶著社會文化脈絡的眼光來看待案主困難的創傷工作模式。

這個模式的主要目標是幫助案主擁有更多的能力,學會挑戰我們既有的文化傳承,而幫助案主可以重新走回原有生活的社群中。Pamela也是當代女性主義治療的重要學者,在本次訓練中她將分享個人從事創傷處遇的經驗與治療模式,以利諮商與社工專業成效之發展。

會議主持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賴念華女士表示,正式與非正式支持系統的社工或親友同儕需要提供倖存者適切的協助以利復原,但這些重要他人更同時需要避免替代性創傷的風險。

相對於倖存者所經歷的初級創傷,又稱為次級創傷的替代性創傷(vicarious trauma),是陪伴當事人創傷復原的過程中,身旁重要他人因為「感同身受」而出現類似的創傷反應,可能的症狀包含與受害者類似的身心反應、認知模式和價值信念上的改變等,甚至影響這些重要他人的生活適應與服務成效。因此,完整的創傷處遇訓練應該同時包含初級創傷與次級創傷的辨識、預防及因應,才能夠幫助工作者在陪伴倖存者過程中提供更完整的協助,也維護工作者自身權益與身心安適。

研討會議上兩位講師不斷強調,在經歷天災人禍後,發生創傷反應是相當自然的,如果身邊的其他人發生了創傷事件,應該要讓受創者有機會去談自己的經驗與感受、嘗試理解而非指責,同時也讓受創者自己決定對誰分享或者分享的程度。需要留意的是創傷事件不僅會衝擊受創者,也會衝擊周圍的家人朋友、甚至助人工作者,這就是所謂的替代性創傷,因此這些外圍的重要他人們也需要被支持系統所協助、需要機會去談經驗和感受。

基於這樣的原則,對助人工作者來說,受創者周圍的重要他人同樣是服務過程中需要幫忙的對象,而就像創傷反應的理所當然,助人工作者會因為服務而出現替代性創傷也是理所當然的。有些說法認為助人工作者不該發生替代性創傷、視之為工作者的瑕疵或缺乏專業,但事實上因為貼近受創者的經驗,助人工作者會受到影響是理所當然的。

本場研討會參與學員主要來自實務界心理師、諮商師、社工師以及學校輔導教師、教授與醫療界護理專業人員,約有150人,主辦單位勵馨基金會表示,由於議題著重對於創傷處遇治療理論基礎,在兼顧實務工作的基礎上進行經驗分享與探討,機會非常難得,吸引全台相關實務工作者與機構的重視,預定在三天密集研討會議中,期待藉由專業知識的引入,啟動學術與實務的對話,更期許能藉專業訓練的推行,為本土性侵害與家庭暴力處遇網絡的服務,帶來更多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