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不易的養老保險

工商時報【謝璦竹】 ■又到年底,大陸農民工返鄉過年,很多人因此養老保險中斷,這是大陸城鄉差距難以縮小的一個主因。 大陸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覆蓋人數超過3億,但同時每年超過3,000萬人中斷繳納養老保險,主要原因是農民工流動性較高,一旦換工作,保險往往無法轉移。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政策,擴大參保繳費覆蓋面」,就是針對這個多年來難以解決的問題。大陸正致力釋放農村人口的消費力,但是,作為「安全網」、「穩定器」的養老保險卻不能養老,每年有高達數千萬人斷保。 每年數千萬農民工斷保 大陸在2011年修法,養老保險不允許退保取現,只能辦理轉移接續,但是仍有大量農民工斷保,原因很多,包括企業不願繳納養老保險、參保者失業、參保者累計繳滿15年不願再繳,以及人員流動時社保無法轉移等。 2011年「社會保險法」實施之前,每到春節返鄉時,珠三角的東莞、佛山等地總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湧到社保辦事大廳,提取積攢在自己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部分的資金,釀成「退保潮」。雖然沒有準確的統計,但據有關機構估算,每年這個時候退出養老保險的人也在3,000萬人左右。 2011年社會保險法頒布實施後,養老保險已經不允許退保取現了,只能辦理轉移接續。然而,這並沒改變其他類型的中斷或退出行為。其中,有不少人是因為換工作之後,新單位不給繳納養老保險而斷保。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中斷社保是轉移接續不暢導致的。自己不想斷保,老單位繳納了社保,新單位可以提供社保,但勞動者異地流動時,養老關係無法順暢對接。一些人受漫長繁瑣的轉移接續過程所累,中斷了幾個月或更長時間的保險。一些人由於無法實現轉移,從此斷保。據分析,在3,800萬人中,這類群體占據了相當大比例。 跨省轉移 難上加難 大陸有2.6億農民工,其中1.5億農民工在城鄉間流動,6,000多萬人跨省流動,養老保險轉移接續難題影響巨大。 大陸「社會保險法」從法律層面明確了跨地區就業勞動者基本養老保險權益及關係轉接的原則,即「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係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 政策說得明明白白,但實際運轉中,參保者卻發現轉移接續難上加難。 趙秀英和丈夫曾在河北秦皇島一家工廠的流水線上做了近10年,一直繳納養老保險。3年前,夫妻倆來到北京,進入一家物業公司工作。公司願意提供三險,這曾讓趙秀英很高興,以為將來老了能按月領養老金。但反復諮詢後才發現,她在河北繳納的養老保險很難在北京接續,而她的戶口在吉林,要把河北以及北京的養老保險轉至老家以便將來領取待遇也很複雜。她說,如果分段繳納的養老保險最後不能連著算,還不如不繳保險,現在少扣點工資。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保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中國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以轉移接續的人中,成功轉移的人僅占20%,約8成的人流動後,要麼沒有就業,要麼就業後沒去辦理或沒辦理成功。 一些地方出於利益考慮,對參保人員設置了諸多限制條件。有的大城市不允許非戶籍人口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辦理養老保險,有的大城市以種種藉口拒絕承接較高齡勞動者的養老保險關係。 廣州市社保部門一位工作人員直言,外來務工人員如果要辦理跨省轉移,由於在「年限互認」等方面國家沒有統一規定,他們基本上採取擱置的方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