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台灣流行樂產業

洪一峰(本報資料照片)

中國時報【李和莆】 台灣的流行音樂走過百年,擁有對日本的殖民情懷、台灣本土的省思、刻骨銘心的時代愛情,以及找回中國的記憶等,對每一個人而言,流行音樂往往遠比教科書所學習到歌曲留下更深刻的生活記憶,台灣,曾經擁有最佳的流行音樂製作環境,乃成為華人流行音樂的薈萃地,截至今日,走遍世界仍處處可聽見台灣創作的流行音樂,但眼看大陸華人流行音樂環境的崛起,台灣人才流失,缺乏流行音樂教育環境,並充斥著光怪陸離的影視音樂節目,在缺乏完善的音樂教育環境下,文化部及教育部若不正視或無力解決這個問題,未來台灣流行音樂市場只會成為跛腳的老奶奶。 對古典音樂來說,「School」(學派)是在歐洲古典音樂巴洛克時期(約18世紀)才開始逐漸成形的學術名詞,當時社會對巴赫和韓德爾這兩位大作曲家為之瘋狂,為了傳承,捷克於1808成立世界第一個培養音樂家的布拉格音樂院,亦成為往後音樂人才的搖籃,也讓音樂開始有教育系統。時至20世紀,德國社會學家法蘭克福學派的巨擘阿多諾(T.W. Adorno, 1903-1969),為最早研究流行音樂的社會學家之一,在他的著作中開始討論音樂與社會的關係,逐漸地,流行音樂成為一個重要的學術研究題材。而流行音樂透過大眾媒體的傳播,使得它的普遍性與影響力早已可與一般所謂的歐洲古典音樂相抗衡。 說到台灣的流行音樂,從洪一峰、鄧麗君、費玉清、王傑、張惠妹、周杰倫、蔡依林到五月天,這些人不僅是每一個世代年輕人的偶像,更是透過他們的歌曲帶領風潮,也留下片刻美好溫存。但是,誰把他們的故事系統傳承?誰把他們成功的「know how」透過課堂說明?音樂雖然對大多數人而言是門大學問,絕非三言兩語或是看門道就可以學習,但走進台灣流行音樂市場尋求答案,卻發現這個產業卻好比吳寶春的麵包業、阿基師的餐飲業一樣,自學以及師徒制仍是目前台灣流行音樂人才傳承關鍵。 流行音樂是社會脈絡的結晶,優良的產業鏈絕對是讓這個產業發光發熱的關鍵,而在產業鏈的結構下,若市場轉移,產業勢必消逝殆盡,對於大陸崛起的流行市場(涵蓋電影、電視、流行音樂),喜的是其市場開放讓更多的台灣音樂人得以前往發展而免於窮困,悲的是,大陸綜藝音樂節目的蓬勃,卻讓台灣無招架之力。日前拜訪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中天電視董事長馬詠睿,一致認為台灣的流行音樂只剩3年的樂觀期,3年後面對的是台灣流行音樂的更加老化與更加無力,缺乏資金挹注讓過去所累積豐沛的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只能拱手讓人;而對於長期從事音樂教育的我來說,台灣現今仍缺乏學院派的流行音樂系所,人才缺乏系統栽培,人才消逝之速度會如大江東去之讓人驚訝與悵然。 用搶救這名詞過於沉重,不如說政府找偏方,絕非只是讓文化部架設一個只有建築體的南北流行音樂中心,而是回到人才培育,大學可以與教育部門和文化部門合作,將流行音樂人才培育系統化、制度化、產業化,如此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產出,簡而言之,教育部和文化部若可以協助大學和技職體系的院校中設置流行音樂系所,將會讓台灣的流行音樂人才有了門派和依歸。 呼應日前貴報刊出技職教育需要領頭羊概念,文章中指出「鼓勵優秀生就讀技職」,本人更認為流行音樂教育可以走入技職,讓喜歡流行音樂的孩子和日本的孩子和韓國的孩子一樣,可以在國中畢業後投入流行音樂的學習環境中,讓這群人才學習歌唱、混音、作曲、演奏、表演等技巧。如此一來,持續培養優秀人才,才能讓台灣流行音樂有機會當全亞洲的領頭羊,走在流行前端,站在華人世界的翹楚地位。 教育是百年大計,文化部長龍應台甫上台時所提出的口號:雲端化、泥土化,替台灣的流行音樂建置前端人才培養方得以泥土化,再將音樂文創產業推展至全亞洲,甚至全世界。(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