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壇:務實戒虛 12年國教應從頭做起

教育論壇:務實戒虛 12年國教應從頭做起

■羅德水 儘管行政院長江宜樺已正式為12年國教學費紛擾道歉,但前後矛盾的政策還是重傷輿情,這段時間要求檢討、暫緩的意見遽增,反映社會對12年國教政策信心明顯不足。此刻離表定103學年度正式上路僅剩1年,攸關台灣教育發展的「12年國民基本教育」,不能在反覆政策與官員道歉中空轉,建議政府即刻停止高調口號,務實地回到12年國教的根本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之道,為即將到來的12年國教做好準備。 政策陷入口號迷思 自馬英九總統於民國百年元旦宣布台灣進入12年國教新時代以來,此一政策就被行政部門包裝成可以解決台灣教育問題、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的一帖靈藥,主政者透過12年國教以增加政治資本的意圖尤其明顯,而學費政策從「全面免費」到「設定門檻」,正是教育政策淪為政治口號,最後又不得不屈從現實壓力的必然退縮。 無須諱言,主政者棄守「完全免費」的政策承諾,確已危及政府威信,打擊國人對12年國教的信心,然而,應該指出的是,「12年國民基本教育」自始就不是「義務教育」,不同於9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強制」、「免費」、「免試」、「學區制」,規劃中的12年國教原本就無強迫入學的義務,現實上在可預見的將來也做不到全面免試與完全的學區制,此時「完全免費」的承諾跳票,客觀上也只是回到「12年國民基本教育」合理的政策思維而已。 必須再次指出,出問題的不是12年國教的理念,應該嚴厲譴責的是,制訂、宣傳錯誤決策的政策指導者與規劃者,未能扣緊問題核心的政策與宣傳,除了滿足執政者的政治虛榮外,完全無助於落實12年國教理念,總結教訓,要做好12年國教,必須從停止政治口號開始。 務實面對問題 才能解決問題 相較於官方宣傳的12年國教種種偉大理想,我們必須回到現實、持平面對現階段的社會條件與教育環境,唯有嚴肅面對客觀條件的限制,才能真正釐清問題,據以提出可行政策,捨此不就,就有可能模糊政策目標,出現為12年國教而12年國教的現象。 不少人將12年國教與民國57年推動的9年國教相提並論,質疑45年前可以,為何現在反而不行?雖然半個世紀以來,台灣社會與教育環境不可同日而語,惟檢視兩項重大政策之主客觀條件,確有助於釐清社會條件與政策目標的關連性。 毫無疑問,半世紀前的主客觀環境,包括公私立初中不足以吸納國小畢業生、合格師資率偏低、國小升初中之升學率低於6成、國家總體財政難以維持相對品質的國教等,均為當年推動9年國教時的負面因素。 ▲一群恐慌白老鼠國中學生家長組成的「12年國教家長聯盟」,2013年5月15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教育部提出的入學方案粗糙,要求先執行免學費政策,12年國教入學制度延後到民國105年規劃周全後再實施。(圖文/姜林佑) 然而,當年的台灣仍是一黨專政、高度威權的社會型態,9年國教基本上是由上而下的政治產物,政策目標(9年義務國教),可以透過徵用「代用國中」(私立初中)等強制措施予以達成。 可此次12年國教面對的問題明顯不同,主要原因是現階段國中升高中的問題已經不是數量不足的問題,教育部資料顯示,早自75學年度起,台灣國中畢業生的「就學機會率」就已超過百分之百,實際升學率也接近百分之百,目前除了每年數千名放棄升學的國中生外,其他想要繼續升學的國中畢業生均有學校可以入學,亦即,12年國教要解決的並不是國中升高中總體的供需失衡問題,而是如何處理學生(家長)想進少量優質高中(職)的問題。 質言之,9年國教首要任務在提高國小升學普及率,12年國教政策目標則是在提升國教品質與有效處理升學的分配問題,而提升國教品質更可說是處理升學分配問題的前提與基礎。 莫忘初衷成就12年國教理想 尤須一提者,此時此刻,主政者再無可能由上而下推動政策,面對12年國教的諸多問題,只能以更周延可行的配套措施,更有效的溝通對話,方能減少各界疑慮,贏得社會支持。 應該看到,如果不能確切落實相應的政策配套,如「高中職均優質化」、「國中小補救教學」、「國中適性輔導」等積極性措施,我們怎能苛責家長死抱原來的價值觀與升學路徑?如果多數家長繼續維持既有升學思維,主流社會根深柢固、牢不可破的升學主義又如何可能鬆動?從而教育部宣示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性揚才」、「多元進路」、「優質銜接」等種種12年國教理念,如何可能不成為一句口號? 誠如所見,也正因為高中職均優質化工程仍無法為各界信任,不少家長就算理解「就近入學」的優點,還是免不了要讓子弟推向「特色招生」的窄門,而12年國教最終也只能深陷特色招生比例與超額比序的社會角力,逐漸迷失原有理念。 或問,12年國教理念為何?一言以蔽之,不就是希望減輕學生壓力,改變考試領導教學惡習,讓孩子適性學習、多方探索?在12年國教即將上路的此刻,政府部門、社會各界、教育關係人或有必要回到問題原點重新思考:我們為什麼要推動12年國教?我們希望12年國教帶來什麼改變?目前的方案與措施足以解決面臨的問題嗎?若否,是方案內容本身出問題?或是總體資源挹注不足?主事者又有何對策? 讓孩子免於升學主義之害,在台灣已經歷幾十年的努力而未有所成,眼前有權制訂政策的官員,以及望子女成龍成鳳的家長,多數都走過畸形升學主義的青春歲月,如果我們這一代深受聯考荼毒的人,還能為自己的孩子做些什麼,或許就從嚴肅面對12年國教的能與不能做起,為了孩子的未來,12國教值得國家挹注更多資源,值得社會寄予更多關注。(全國教師工會文宣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