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願景-守護五溝溼地 捍衛諾亞方舟

中國時報【(策畫:黃奕瀠、謝錦芳,執筆:謝錦芳)】 屏東縣萬巒鄉青翠的大武山下,清澈湧泉環繞著五溝村,湧泉、綠帶、溼地培育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獨特的客家文化。不過,在政府荒謬治水思維與錯誤施工下,五溝湧泉溼地面臨一場生態浩劫,屏東縣教育產業工會生態中心主任朱玉璽發出沉痛怒吼,希望全民一起來捍衛這塊台灣的「諾亞方舟」。 客家庄聚落 處處是古蹟 萬巒以豬腳聞名,也是全台檳榔產量最高地區。位於大武山下沖積扇頂端的五溝村,是五條水圳匯集之處,為全台第一個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的傳統聚落保存區,迄今仍保留四十棟完整的客家庄聚落。戶籍登錄一千五百人的五溝村,實際居住只有三百多人,多數是老人與小孩,走進五溝村,處處是古蹟,好像走進了時光隧道。 任教於大明國小的朱玉璽,為土生土長的五溝人,日前特別北上,接受本報與環宇電台合作之「新故鄉動員令」專訪,暢談二年多來守護五溝溼地的心路歷程。 朱玉璽指出,數百年前客家人來此開墾,從頭溝、二溝、三溝、四溝到五溝,而五溝靠近山邊,正好是漢人與平埔族交會之處,經常發生族群衝突,迄今還可以看到早年留下的攻炮城遺址。 林綠水清澈 生態好美麗 五溝湧泉溼地被喻為台灣的「諾亞方舟」,更是五溝人最重要的記憶。朱玉璽指出,生態學者邱郁文調查,五溝湧泉裡有四種台灣特有種如台灣鬚鱲、台灣石 、短吻褐斑吻鰕虎、極樂吻鰕虎,三種原生種魚類如條紋二鬚鲃、斯奈德小鲃和屏東花鰍等;五溝水生植物高達三十二科、八十四種,如此豐富的生態多樣性在全台灣的溼地中,高居第一。 五溝水兩岸有濃密的竹林,滬魚、釣青蛙和游泳是童年最大樂趣。朱玉璽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經常與同伴找一段水流狹窄地方,用泥土把水圍起來,再把水搯出,魚蝦自然冒出來,這些魚蝦成了許多家庭的晚餐,這種撈魚的方式客家話叫做「滬魚」。 毒侵東港溪 魚屍滿河道 不過,隨著養殖業、養豬戶的增加,東港溪已面臨嚴重汙染,去年底因不明毒物汙染,造成長達二公里的魚屍遍地,令人怵目驚心。朱玉璽說,更嚴重的是,莫拉克風災重建委員會與屏東縣政府編列一億一千多萬元要在五溝水興建防洪排水改善工程,將天然河段水泥化,另在上游興建人工滯洪池,這項工程既浪費公帑,更使得五溝水面臨前所未有的生態浩劫。 二年多來,朱玉璽與多個環保團體發起搶救大武山湧泉溼地活動,邀集立委召開公聽會,可惜功虧一簣。雖然重建會最後同意多編三千多萬元預算,擴大徵收五溝水兩岸綠帶與溼地,減緩對溼地的衝擊,但傷害已造成了。 破壞天然池 砸錢再重挖 「五溝湧泉溼地是天然的滯洪池,為何要花錢把天然滯洪池破壞,再花錢挖一個人工滯洪池?這根本是惡搞!」 朱玉璽指出,莫拉克風災重創南台灣,政府將泰武部落遷移至五溝水東北方的新赤農場,但新赤農場原本是洪氾區,為解決水患,縣政府推動排水改善工程,目前這項工程正在施工,廢土與汙水直接排入五溝水,造成水質的優養化危害五溝水裡珍貴動植物的生存環境。 「五溝溼地遭遇的困境正是水利工程破壞台灣溪流生態的一個縮影。」朱玉璽呼籲,所有愛好大自然的朋友們,一起到五溝村來體驗湧泉溼地,共同監督排水工程,避免對環境生態造成更大的傷害。(策畫:黃奕瀠、謝錦芳,執筆:謝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