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別讓會計準則決定經營方向

工商時報【彭禎伶】 會計準則,是讓投資人可用同一個標準,去判斷公司價值的共通語言,透明化、真實表達是會計界追求的最高原則,但若讓會計準則影響公司經營策略,這樣的透明是否應一體適用? 壽險業的保單即是公司的負債,是長達20~30年,甚至更久的承諾,10多年前,外商壽險業進入台灣市場,掀起一場價格競爭,預定利率6~8%的保單大量銷售,在10多年後的低利率環境中,即成為各壽險公司卸不下的重擔、拖累獲利的主因。 為了降低資金成本,壽險業又開始大量吸金,用利變年金等較低成本保單,去平均掉之前的高利率保單,所以有些公司平均資金成本會快速下降。 但吸收進來的錢是否都找得到投資去處?這種快速流動、如同銀行存款的資金,替壽險公司創造出流動性風險,背離了這產業應有的經營原理。 34號公報等實施,有價證券要以市價列帳,2006年,壽險業淨值從前一年2,700億元,暴增為5,000億元,一年間變得超富有,但2008年底馬上急降到2,140億元左右,壽險大股東忙著增資、忙著賣不動產、有價證券,那些原本應該用來支應長期保單的資產,被用來短期套現,那未來呢?如果未來20年都是低利率環境,這些高利率保單要拿什麼來償還? 壽險業資產與負債是否適用短期市價來列帳,多年來一直是爭議的焦點,為了接軌IFRSs,歐系壽險公司算出可能增提大量準備金,紛紛賤價賣出台灣子公司;為了因應近年劇烈波動的資本市場、不停下降的淨值,壽險公司不斷拿出老資產來賣。 若IFRSs不讓不動產增值價值顯現,壽險公司大股東若不再想年年增資,「賣不動產」似乎成了唯一可走的路,但這真的是監理單位或會計界想看見的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