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建立保戶能懂的壽險業指標

工商時報【彭禎伶】 選擇壽險公司該看風險資本額(RBC)的高低;還是看壽險公司隱含價值(EV);或是看壽險公司獲利能力、市占率、公司規模?國內保險監理單位推動資訊透明已近10年,至今仍沒有一套協助保戶看懂及選擇壽險公司的指標。 台灣多數保戶是聽從壽險業務員、銀行理專的推薦,就買保費「划算」或「有賺頭」的保單,最重要的是台灣壽險公司近20多年來沒有倒閉過,即便有壽險公司退出市場,保戶也沒有損失,反而是選規模愈小、急需保費收入的壽險公司,更能占到便宜,甚至可能選到所謂「烏龍保單」,就是壽險公司算錯保費,對保戶極優惠的保單。 保險監理機關曾多次想要將壽險財務指標、保單費用率等透明化,但在折衝後,往往公布的都是「級距」、看不懂也無法比較的數據,多年來壽險市場仍殺價競爭,仍在與銀行存款比報酬率,但過往強調提供保障、強調公司穩健經營的壽險公司,不是規模愈來愈小,就是乾脆離開市場。 壽險公司就如同大型基金公司、投資公司,保戶將錢交給壽險公司,由公司去投資運用,在保單出險、滿期時,給付當初約定的金額。 舉例來說,早年銷售的保單預定利率高,也就是保戶每年繳800元,20年後,壽險公司可能要給2萬元,但現在可能保戶每年要繳950元,20年後才能拿回2萬元,但壽險公司現在收之前保單繳來的800元,已買不到當年高利率的投資商品,有些公司就會出現利差損、財務缺口。 這些利差損缺口目前並未公布,若有壽險公司拿出早年投資的債券出售,每年都能有獲利,但財務缺口只會愈來愈大,除非利率再回到早年的水準;歐洲壽險業即是用較嚴苛的方式計算出可能的財務缺口,才決定趕快停損,退出台灣市場。 利差損缺口不會造成壽險公司立即倒閉或流動性風險,但若繼續長期低利率環境,早年保單陸續到期,再加上資本市場表現不佳,壽險公司的確會出現財務危機,只是到時候,保戶是否會發生損失,或是保障減少,現在誰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