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社評--台灣投資環境全球第三的啟示

日昨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資訊公司」(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Intelligence, BERI)公布 2013年第2次的「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台灣總分為73分,在列入評比的全球50個主要國家中,僅次於新加坡及瑞士,排名全球第3名,較2007年民進黨執政時期的第6名,進步3名,BERI並建議投資人增加對台灣的投資承諾。 BERI評比分為三大指標,包括企業營運風險、政治風險和匯兌風險,每年發表三次評比。台灣的企業營運風險指標、匯兌風險指標全球排名全球第2名,成績相當傑出。政治風險指標,排名全球第8低,僅次於新加坡、瑞士、奧地利、挪威、荷蘭、芬蘭及德國,在亞洲地區排名第2低。 根據經濟部投資業務處長邱一徹表示, BERI對企業營運及政治風險指標有極高評價,根據報告指出,台灣持續強化對外經貿關係,特別是推動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可降低上述兩項風險,加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定,證明兩岸在未來5年內將保持友好關係。 除了BERI給台灣的投資環境有極高的評價外,世界各主要評比機構對台灣的經濟表現也給予高度肯定。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全球競爭力報告,2013年台灣排名第13名,較2007年民進黨執政時期的第14名,進步1名;世界銀行公佈的經商環境評比,2013年台灣排名第16名,較2007年民進黨執政時期的第58名,進步32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世界競爭力」排名,2013年台灣排名第11,雖然退步,但也較2007年民進黨執政時期的第18名,進步7名。 綜觀台灣投資環境評比或競爭力進步的主要原因有:第一,是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自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兩岸關係展現高度的和諧,為台灣去除可能的戰爭與恐懼陰影,開創良好的投資經營環境,是台灣獲得全球評比機構高度肯定的重要原因。 第二,是兩岸恢復制度性的協商:2008年6月,兩岸海基、海協兩會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制度性的協商,迄今已舉行9次會談,簽署19項協議,讓台灣可以善用大陸經濟成長的動力,成為自身經濟發展的助力,整體投資環境大幅改善。 第三,是建立開放、自由的經濟大環境:馬總統就任後,及著手推動鬆綁、開放的自由經濟政策,擺脫貿易保護主義的束縛,讓台灣能釋放旺盛的經貿實力,尤其是今年推出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對於台灣經濟發展舉有轉型升級的重大效果。 根據經建會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目的主要有五:第一,吸引外國企業來台投資;第二,幫助台灣產業升級與轉型;第三,創造就業並接軌國際;第四,創造台灣經濟成長及產業結構優化的新動能;第五,有助於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並為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與東南亞國協「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創造有利的條件。 眾所皆知,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有公平、自由、便捷的經貿環境,對台灣經濟發展非常重要。台灣本身要做好充分準備,推動開放、自由的經濟結構,才有條件與主要貿易夥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享有公平的貿易環境。 總之,台灣投資環境全球第三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在面對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及大陸經濟崛起的挑戰,台灣唯有維繫兩岸和平,經濟才有發展的可能;台灣唯有推動自由經濟並與其他國家簽署經濟合作協議,才能化解經濟被邊緣化的危機;台灣維有善用大陸經濟騰飛的契機,才能為自身經濟發展添加額外的動能。 經過這5年多的事實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台灣推動開放自由的經濟政策,是全球各評比機構對台灣投資環境與競爭力高度評價的重要原因,希望台灣人民要珍惜這好不容易得來的成果,千萬不要因為台獨意識形態而破壞兩岸大好的和平年代,更不要因為保護主義而傷害台灣的投資環境與國際競爭力。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