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應超:英文是成功首要條件

(中央社記者羅秀文台北26日電)又到了畢業和求職旺季,待過10多家大公司的巴克萊證券首席分析師楊應超認為,英文是成功第一要訣,英文說寫流利,才能讓老闆看到你優秀的地方,爭取到表現的舞台。

楊應超擁有12年的證券投資研究分析經驗,曾任職法國巴黎銀行、高盛、花旗環球、瑞士信貸等知名外資券商,數度被「機構投資人雜誌」(InstitutionalInvestor)、「亞元雜誌」(Asiamoney)評選為第一名分析師。5月中旬出爐的機構投資人雜誌票選,楊應超再度拿下「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最佳分析師的殊榮。

加入外資證券圈之前,楊應超曾任職科爾尼(A.T.Kearney)、艾森哲(Accenture)、電子資訊系統(EDS,已被惠普併購)、艾默生電器(Emerson Electric)、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及AT&T等公司,擔任工程師、管理顧問、業務/市場總監等職務,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

2008年,楊應超在巔峰之際暫別分析師工作,先後擔任港商大洋集團和陸商聯創集團(後來被亞信AsiaInfo併購)財務長,直到2010年重返證券市場,先後在野村和巴克萊證券任職。

做過15份工作,橫跨不同的產業,待的都是大公司,更在中國大陸住過2年。問楊應超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說,成功的第一秘訣不是唸名校,而是語文能力,包括英文和中文都要精通。

楊應超說,自己的英文本來很爛,後來移民到美國,透過上課、打工和參加社團訓練,才漸漸流利起來。

他說,如果無法透過英文書寫和表達,展現自己的優點,再優秀的人才,別人也看不到。再來就是表達能力和專業能力,要趁年輕的時候,把基礎打好。

儘管美國在90年代不景氣,1996年楊應超從芝加哥大學MBA畢業時,仍得到10個工作機會。他說,雖然運氣在求職上扮演一定的角色,求職者能做的,就是做好準備,因為機會不會落在準備不充分的人手中。要做好準備,就是常常檢視自己的工具箱,永遠讓工具箱裝進新的工具。他也建議年輕人出國留學或打工度假,培養國際觀。

楊應超說,很多年輕人剛出社會,一心想找「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一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他認為,人生苦短,要做就要好好做,而且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熱情就會做得好,做得好,錢自然會來,老闆就會賞識。就算老闆不賞識,也會有人來挖角。

回顧職場生涯,楊應超說,1993年在艾森哲企管顧問公司任職,是他做得最好的工作。他說,艾森哲喜歡雇用沒有經驗但有潛力的大學畢業生,所有新人一進公司都要接受6周的新生訓練,並領到一本「經營職場生涯訣竅(Tips for Managing Your Career)的小冊子」。

他說,那本小冊子裡寫有經營職場的「十二條金律」,包括「盡量讓自己的表現讓大家知道,這是建立職場競爭力的重要籌碼,千萬別羞於表現自己」、「本著共同目標、公司利益及自身能力,與長官建立良好的和諧關係」、「時時學習並提高自己的競爭力,並保持目標清晰明確」等。

儘管20年過去,楊應超說,到現在他還是把「十二條金律」視為珍寶,隨時帶在身上,提醒自己要正面思考,墊高競爭力。10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