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政策顛簸 惜人力未發揮

生醫政策顛簸 惜人力未發揮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台灣生技業最重要的市場,仍在中國大陸。」立法院長王金平出席「生醫產業總評記者會」時指出,自兩岸簽署「醫藥衛生合作協議」3年以來,政府從「政策、營運、研發」等三方面積極推動生技產業發展;然而,兩岸負責藥品技術審查始終沒有同步的窗口,國內生技業人力資源與學術單位培育的人才之間存在斷層,目前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去年由行政、立法兩院院長共同公告的33項「生醫政策」,執行至今屆滿周年。其中11項「立即推動項目」,包括給予我國新藥及新醫材優惠、因應「兩岸醫衛協議」相關措施、訂定國家型計畫進退場標準、跨國際跨領域高階人才培育及「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相關法規修正等,執行成效值得國人肯定。 應建單一窗口 然而,中國大陸自簽署兩岸協議以來,人事組織異動頻繁,更於今年初才剛組成「食品藥物監督管理總局」,導致台灣單方面積極推動試辦「兩岸藥品研發合作專案」的成效不彰。與會的行政院長江宜樺亦指出,日前召開醫衛協議檢討會時,我方並未提及中方未落實業務推展的具體事證,錯過直接溝通的重要時機;因此,台灣必須確立能全權負責兩岸醫衛協議的單一窗口,以利交流。 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關鍵在人才,需要產學共同投入培育。教育部積極推動大學設置「產業碩士專班」,目前全國已有18個班別在進行當中,所培養的碩士生在近1至2年內就可以立即投入業界。而行政院於陳冲內閣時成立「科技會報辦公室」,也從今年起展開三年內導引300名博士進入業界的「百萬年薪計畫」。 即戰力卻要待業 政府的生技人才培訓計畫,勢必在未來幾年為業界注入生力軍。但是過去金融風暴時期,選擇回到學校,累積學識與資歷的博士生,這幾年卻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窘境。根據媒體及人力銀行統計,今年近7000博士畢業,相關職缺卻不到400個,生技學門的博士面臨的狀況雖然不那麼險峻,但失業率仍將超過6成。 針對這些身為生技業「即戰力」,卻普遍需要待業1至2年的博士,國科會副主委孫以瀚受訪時坦言,國內的人才培訓系統實在有點「不通順」。「國科會這幾年釋出了很多博士後研究員的職缺。」一方面是紓解學術界普遍缺乏的基層實驗人力,另一方面也是提供許多博士一個「過渡期的工作」。 「所以我們很期待『科技會報』計畫下輸出的3年300名博士。」孫以瀚說,「過去許多博士生都投入基礎科學的研究,對產業可能不夠熟悉;這300名博士投入業界之後,可望成為未來生技業產學之間的橋梁,這才是他們的價值所在。」 許多具產業應用價值的研究計劃,憑藉單一實驗室、甚至單一系所的資源與人力,顯然難以發揮工作效率。孫以瀚認為,目前雖然看不出短期效果,但國科會以鼓勵及調整經費審查機制並行的做法,可望在未來促成更多學術界之間及產學之間的大規模整合型研究。 圖說:行政院科技政務委員張善政,說明攸關台灣生技業發展的生醫政策,上路一年來的執行成效。(photo by李昀澔/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