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攜手研發台灣深層地熱發電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灣棕櫚地熱能公司、馬來西亞南海能源公司、馬祖地熱資源公司,日前簽署產業與學術交流合作協議書,共同發展臺灣深層地熱發電及其相關之後端產業與研究教學。 合作協議書簽署典禮上午10:00在海大行政大樓第二演講廳舉行,由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臺灣棕櫚地熱能公司總經理李世勛、馬祖地熱資源公司執行董事高成炎、馬來西亞南海能源企業有限公司臺灣代表何金山及海大名譽教授李昭興代表簽約,在能源相關議題未來發展正式展開多方的國際產學交流與合作。 根據協議內容,未來將本著平等互惠的原則,努力促使交流合作達成具體成效,在教育訓練方面將派遣人員相互交流學習,訓練相關專業技能,共同培養專業人材,產業未來優先提供就業機會。同時以專案研究計畫方式合作爭取政府研究經費,進行相關計畫之評估與規劃,並聯合參與國際性研究計畫,強化專業技術與學術國際交流。 另外,未來將共同舉辦學術與產業研討會和專題研究講座,並合作開發養殖、工程、電機、雲端、地熱能和油氣探勘等產業相關技術。共同研究現行政府法令,爭取改善法規上之修訂,並提供相關法律顧問與諮詢功能。 海大校長張清風表示,替代能源開發目前是全球矚目的議題,海大積極與產業進行跨國的合作,原先的目的是發展深層地熱資源,經過幾個月來的接觸,現在已經漸漸深入養殖、工程、電機、雲端和石油探勘等相關產業。我們將努力促使交流,希望透過產學的結合,創造更新、更好、更符合社會需要的新興產業。 高成炎執行董事說,在四二二世界地球日簽署協議,讓整個合作計畫更具有意義。根據目前地熱發電技術,在三年內一個試驗電廠應該就可以有九五MW的發電量,順利的話臺灣在二○二五年就可以產出五千MW的電量(相當於現在核一、核二及核三的發電總量),二○三○年臺灣的電力就可以完全自主了,而且每度電只要三‧三元。 李世勛總經理則說,根據過去的報告,臺灣所蘊含地熱發電的能量量,相當於三十座核電廠,非常值得政府投資開發;馬來西亞南海能源公司臺灣代表何金山表示,馬來西亞方面事實上拜訪過臺灣幾所主要大學,最後決定與海洋大學合作,因為除了地熱能源開發之外,海大還擁有海運、養殖、工程、電機、資訊、雲端、法律及海洋等完整的領域,可以有多元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