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製造業難以回流

美國的蘋果電腦宣布要將一條產品移回到美國進行生產,引發各界的注意。一個假設性的觀察是,這或許是美國製造業復甦的開端。這樣的看法充滿想像力,但是卻未必合於實況。 因為,從蘋果的財務結構來看,產品、獲利的主力是手機、平板電腦,而不是桌上型電腦,布局中的產品重點,則是網路電視。至於傳說中的iMac生產線,僅是蘋果的一個產品線而已。就算是蘋果將桌上型電腦移回到美國進行生產,本身也沒有特殊之處,因為,類似的作法,在同業中早已使用過,蘋果並非是先驅者。 最典型的就是日本。「日本製造」一度是品質保證的代名詞,因此,許多日本電腦業者即使大部分訂單外包到台灣、大陸,一定會有某幾項高價的機型,是保留在日本當地生產;在日本生產的成本雖高,但是靠著「日本製造」的標示,還是能將售價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而且還有特定族群的消費者,儼然成為另一種行銷的手法。 蘋果電腦宣布要以「一億美金在美國建立生產線」的說法,是合於以往品牌廠商的操作經驗:以少量的預算充當犧牲打,來營造產品形象。類似情形在近幾年的台灣也曾出現,台灣製造一度被拱成是品質的保證,於是,當本地業者將生產線大量外移到大陸時,仍有少數廠商會將很小比例的生產線,保留在台灣本地生產。這類產品幾乎只能算是品牌行銷的手法,但是,從長期的趨勢來看,消費者特定幾乎都無法抵擋售價的誘惑,而讓這些高價、高品質的產品逐漸退出商業戰場。 不過,讓人充滿想像的另一個變數是,美國總統宣布要讓美國製造業重新復甦的宣示,以至於有許多意見認為蘋果的宣示,有濃厚的政治、行銷意味。「復興美國製造業」的說法由來甚久,歐巴馬在兩年前就已經提出,當時的目標是要以中小型製造業作為產業復甦的動力來源,然而實行兩年下來,成效有限,之所以被認為可行,全是因為能源價格上漲,於是各種生產線移往東南亞、中南美洲,甚至是移回歐美日等說法開始發酵。在這個背景下,「製造業可能從中國移回美國」的說法,從產業的選項之一,瞬間被放大成唯一的布局。 製造業在未來數年會由開發中國家,移回到已開發國家的說法,已經盛傳多時。最早的論點在於:當能源價格高到一定程度之後,目前業界所採行的零件在多國各自生產,然後再運到中國大陸(或東南亞某國)組裝生產的做法,將會因為成本快速上漲,而在運輸費用成為成本的重要關鍵之後,進一步刺激製造業從海外回流的趨勢。此說法有一定的影響力,最具體的就是歐美在近幾年都出現各種實驗計畫,期望將太陽能、風力等再生能源作為運輸工具的動力來源,以此降低空運、海運的成本。 至於中國大陸工人的薪資成長對於製造業是否要留在中國,影響力其實並不如預期。因為,從業界的實務來看,工人薪資的預期成長幅度是以10年為基準來進行估算,超過一定比例之後,就代表成本的波動將達到不穩定的狀態,這時就有需要進行設廠定點的重新評估,以維持商品獲利的穩定度。以現況來看,中國大陸工人的薪資不高,但是薪資成長的幅度卻很高,儘管未來數年內,中國大陸工人的薪資都不會成為歐美等國業者的重大負擔,但是,企業經營注重的是風險的穩定度,當薪資的成長穩定度逼近業界設定的界限時,尋找新的設廠地點就成為一個研議中的方案。 也就是在這個脈絡下,蘋果所宣布的計畫,才會讓財經雜誌有諸多的想像。嚴格說來,這是個讓人有想像空間的假議題,「製造業回流」,就像是曾經流行的台詞:我們已經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