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12年國教的爭議源於經濟失焦

立法院在6月27日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等法律修正案後,並沒有因為取得實行的法律基礎,而讓12年國教爭議平息下來。主要的近因在於,行政部門為了讓12年國教如期推動,是以出險招的方式,用「免學費的排富線」議題擔任犧牲打,讓12年國教的各種質疑、反對意見的能量移轉到排富條款的討論。 但是,對於12年國教的疑慮並不會因為法案通過、國教正式實行而消失,主要的背景就在於經濟發展失去方向感,讓教育無所適從。 教育的理念、實行方式是反映產業環境的需求。我們不需要對於教育的工具性存有潔癖,然後刻意去強調教育的理想性;現實的狀況是,大部分人還是依照工作需求而選擇學習的領域,而所謂最能符合教育理想性、人本精神的哲學、藝術、文學等領域,向來不是教育的主流。 國內對於12年國教當中的明星學校可能消失、免試入學比例門檻的討論,顯示我們對於菁英培育的擔憂,這個關注點明顯的是在投射產業運作的邏輯。對於傳統明星高中、私校嚴管勤教的肯定,有大部分是源自於對於菁英的重視,特別是經濟發展當中,菁英應該要擔當起領頭者的作用;而對應一方則是意識到產業環境的多變與不可規劃性,而希望預留較多的彈性空間。 因為,在近50年的發展中,兩種觀點都有各自的歷史支撐。台灣曾有很長的製造業代工歷史,在這種產業環境中注重的是實務運作的能力,然後人格特質要能適應生產裝配線的工作規律。然而製造業的黃金年代在1990年代初期開始遇上挑戰,台灣的產業界開始尋找轉型的方向,研發的重要性在這時開始被凸顯出來,業界先是提出所謂的「微笑曲線」的觀點,認為製造是利潤低的經營模式,產業的主流已經轉向到研發、品牌的高附加價值領域,然後又從當時美國流行的「知識經濟」論點中,去強化「研發、創新都需要知識菁英」的正當性。 這種論說不斷的透過美國矽谷創業者因為公司上市而提早退休、本地科技新貴因員工分紅配股而一夕致富等案例,正當性不斷的獲得強化。台灣曾經把製造業的創意、研發看成經濟發展的萬靈丹,在這個過程幾乎將同時間國外盛行的金融、生物科技等領域視若無睹,直到2000年之後,設計、文創、電影等領域又幾乎是以瞬間冒出頭的方式出現時,才讓國內的產業界見識到產業環境的多變。 儘管政治人物、工商界大老、財經媒體在這個冗長的歷史過程中,都會吸納、修正他們對於產業時勢的觀察,例如「微笑曲線」說法就經過許多次擴充,以便擴大論述能力、解釋力。但是,實際的狀況就是,稍有見識的人都不得不承認,計畫趕不上變化,而這個認知也是對於12年國教的改變方向,希望採取較為寬容、彈性的現實基礎。 對於12年國教「可能會降低菁英培育的品質」的擔憂,以及認為12年國教「應該讓學生擺脫考試束縛」的論點,都有個別的脈絡。民眾、父母、學生的焦慮,其實是反映了台灣在目前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感。台灣對於聯考「公平性」的信賴,是因為這個制度就像代工製造業,實行方法明確、目標是單純的以獲利為主。然而,當台灣經濟發展方向是處在沒有關鍵產業、找不到明確的發展方向時,這種疑慮、不安全感就會透過教育議題而找到出口。 12年國教的討論看似集中在教育議題,內在其實是對台灣前景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