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之道-組河流巡守隊 環境老兵再出發

中國時報【(執筆:高有智)】 一九九三年,當時是新坡國小老師的潘忠政和一群朋友組織「觀音文化工作陣」,拓展當地的環境運動,自掏腰包編印「觀音人」社區報,發行量曾高達五千份。因為環境運動的挫敗,潘忠政等人一度沈寂,如今組織「大堀溪文化協會」,這群觀音鄉的「環境老兵」從關懷溪流重新出發,也希望找回愛鄉愛土的社區力量。 觀音鄉原本擁有美麗的海岸線,但長期面對工業區開發威脅與汙染,不僅河流髒了,美麗的海岸消失了,還有傾倒廢土和盜採砂石的事件頻傳,潘忠政和八位地方人士自許發揮「唐吉訶德精神」,每人每月出資一萬元,創辦社區報,揭發環境汙染與關心地方文史議題,深入偏僻巷弄發放社區報,常常被狗追咬,逐漸獲得地方認同,不僅會員數增加,民眾也慷慨解囊。 不過,觀塘工業區的開發案,重挫觀音鄉的環保運動,在心灰意冷之下,潘忠政也暫時退出環境運動,全心關注孩子的學業。 「或許是休息夠了,但我的心還不死吧!」二○○八年,潘忠政退休後,重新找回昔日的戰友,這次從關心觀音鄉最長的大堀溪出發,組織河流巡守隊,檢舉不肖的汙染廠商,希望能恢復昔日溪流清澈迷人的模樣,讓大堀溪有魚的蹤跡。 潘忠政說,過去的環境運動範圍太大,如今從關心一條河流開始,從小做起,希望能發揮良性的循環,扭轉觀音鄉的命運。 大堀溪文化協會去年開始發動反中油煉油廠的行動,也關心藻礁議題。潘忠政強調,他們始終都不缺錢,也有不少觀音鄉出身的社會名流願意聲援,包括中研院院士廖運範與弘誓學院的法師釋昭慧等,「我始終不孤單,因為環境運動有許多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