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可能 教育問題不在城鄉落差

給孩子可能 教育問題不在城鄉落差

記者廖雪茹/專題報導 政府致力減緩城鄉落差影響學校教育,近年來推動許多補救政策,但隨著少子化和都市化,城鄉學校的發展持續兩極化。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在努力拉齊學生課業程度之際,新竹縣府、偏鄉校長甚至部落都發現,大人們忽略了反問自己:「我們有尊重每個孩子的需要嗎?」「我們有沒有提供孩子多元發展的各種可能性?」 新竹縣許多偏鄉學校認為,政府挹注大量經費,補助軟硬體教學設備,如教育優先區補助、夜光天使、攜手計畫、e化教室等,某種程度上,讓資源匱乏的學校有了很大的改善,讓貧困家庭的學生獲得補救學習。但教育補救措施之外,卻也浮現另一端的問題。 福興國小校長廖經華說,補救教學固然立意良善,但老師犧牲了下班時間,學生下課後也不能正常玩耍,久而久之,反而成效不彰。 校長:不同孩子 不同成就標準 國中、小學教育核心在生活教育和基礎學科,政府和民間資源多偏重學科訓練,但每個孩子都想要唸數學嗎?都喜歡英語嗎?如何讓留在山上幫父母務農的學生,願意並喜歡留在學校學習,將來務農學以致用,似乎不是政策的重點。 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對待未來的主人翁?廖經華說,都市和偏鄉都有弱勢孩子,只是大部分人都用單一標準對待學生,而不用不同的成就標準。在講求學歷文憑的台灣社會,培養多元發展的競爭力,仍是一條漫長的路。 新竹縣政府教育處學管科科長李國祿說,城鄉落差並非不足或不均的簡單二分現象,落差不能只是單純「弭平」;與其努力想改變,不如清楚地了解「城鄉本來就有差異」的存在,擅用當下、在地的資源發展特色,建立學生的學習自信。 人本:給予目標 建立孩子自信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新竹分會主任李慧貞認為,城鄉落差不是問題,關鍵應在教師、家長和社會的預期心理。 她說,教師如果覺得鄉下的家庭功能不健全、經濟狀況差,就認定孩子的程度比較差、不會唸書,果真如此,則連提供機會都沒有。相反地,教師、家長若有寬闊的眼光,付出心力教育孩子,給孩子新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建立自信,孩子就會有不一樣的成就。 部落:除了課輔 更要陪伴孩子 尖石鄉那羅部落「泰雅文苑」提供青少年自由學習的開放空間,交通大學山地文化服務社的志工每週上山課輔、陪讀。負責人芽悟巴尚認為,課輔拉孩子一把,但更重要的是陪伴,了解、注意孩子,與他們建立情感,「給孩子的印象」,很可能深遠地影響他們未來要走的路,這個影響力,遠遠超過物質提供。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政府要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但每個孩子帶的都不一樣。因此,在重新思索城鄉的學校教育時,我們需要討論的新議題是:「怎麼讓留在學校的孩子當教室的主人,而不是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