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1月量大跌深 熊市將臨?分析師:符合近年走勢 非衰退信號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美股熊來了嗎?

美股投資人抱持期待進入 2014 年,但 1 月份整體走勢卻令人失望,總計跌了 3.5%,是 2012 年 5 月以來,S&P 500 指數單月跌幅最大的一次,下跌的主要因素,來自對全球經濟的憂慮,特別是部分新興國家,像是南非、土耳其貨幣重貶的可能衝擊。

LPL Financial Research 投資策略師 Jeff Kleintop 4 日發表文章指出,如果以近年的走勢,比較 1 月的下跌與交易量,並探究美股下跌的原因。事實上,1 月分的下跌,主要來自 Fed 貨幣政策的「後座力」,恐怕不能看成是全球走向熊市的跡象。

Kleintop 認為,股市單月下跌 3% 沒有什麼稀奇,尤其是 2013 年的狂飆之後。S&P 500 自 2009 年 3 月以來,開始 59 個月的牛市,其中有 18 個月出現下跌,約占 3 分之 1。下跌月分的平均跌幅是 3.1%,所以 1 月跌個 3%,恐怕不能看成有什麼特別的不尋常或警示意味。

真正比較不尋常的,是 1 月的交易量高於近年的平均。不過從圖表來看,自 2009 年之後,5 年來股市交易量低於平均時,S&P 500 指數表現更佳,反倒是交易量大時,股市維持平盤或下跌。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圖表:美股近5年成交易與股市表現(來源:LPL Financial)

今年 1 月股市每天的交易量上揚,合併場外交易來看,合計的交易量是 2010 年 5 月之後的新高。以近年的股市與交易量的趨勢,那麼單月下跌也還算符合趨勢。

图片说明
图片说明


圖表:美股交易量變化(來源:LPL Financial)

這其實和一些投資人的預期不合。近幾年的股市上揚時,常見的批評是認為交易量偏低,難以帶動牛市續揚,因此可能會下滑。但這和現在實際的走勢不符。(接下頁)

為什麼 1 月的交易量會激增,原因很難確認。受天氣影響的經濟數據、崩跌的新興市場、以及 Fed 的 QE 減碼,都可能產生影響。不過以近期股市走勢,好消息是,成交量維持高峰的時間並未持續太久,而當量開始縮減時,市場有機會扳回損失。

許多市場參與者,對接下來的經濟數據謹慎以對。實際上,12 月及 1 月的經濟數據受天氣影響,變差是可以預期的,也將延緩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復甦步伐。

比較值得爭議的,在於新興市場近期的「脆弱」,是否為全球經濟普遍衰退的信號?事實上可能相反。新興市場之前的經濟增長,來自 Fed 及其他中央銀行寬鬆貨幣,讓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帶動成長,從而改善經常帳及預算赤字。現在,隨著全球經濟獲得改善,Fed 才開始讓 QE 減碼,造成新興市場必須盡速貶值貨幣,同時大幅降低支出。

所以回到源頭來看,很多新興市場的動盪,其實是全球經濟增長提高造成的衝擊,因此,恐怕很難看成全球經濟正在減弱的跡象。也因此,美股 1 月的下跌,應該不是熊市及全球衰退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