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破碎消失 如何提高糧食自給?

【劉玟惠 林敬祐 綜合】 從苗栗大埔事件以來,農民不斷高喊別搶農地,政府也召開全國糧食安全會議,宣示要將糧食自給率,在2020年達到40%,但是農委會去年度,清查全台農地資源,發現編訂的76萬公頃農地,減少7萬公頃將近1成,這些消失的農地,不是變成工業區,就是變成建地,而其中一二期稻作加起來,又有20萬公頃農地休耕,在政府高喊提升糧食自給率的同時,活化休耕地和保留良田成為首要的任務。 2007年見到原物料上漲,台灣麵粉又過度依賴進口,施明煌和一群農夫,開始在台灣各地,嘗試種植小麥研磨麵粉,要證明台灣耕地也可種出小麥,土地不是只有,種稻和休耕的二擇一選項。 (2011.3.7)本土小麥復耕運動發起人 施明煌:「我們就捨掉多元而單元,我們就從國外進口(麵粉),對雜作的部分,你可以看得到很多農友,其實已經鍛鍊2、30年了。 農委會去年度,總清查耕地時發現,編定的可耕地面積約76萬公頃,但實際作為農業生產使用卻只剩下68.6萬公頃,高達7萬多公頃農地,被變更作建地或者其它用途。 看到將近1成的農地消失,農民甚至與國際串聯希望政府尊重他們耕種的權益。 捍衛農鄉聯盟會長 劉慶昌:「聲援我們台灣的農民耕作權、生存權,我們國家不重視,別的70個國家,他也聲援我們,我們試想,我們自己國家的中央政府,不關心我們的農民,結果是外國人來關心我們,77個國家,全世界77個國家來關心我們,這不是很丟臉的事情嗎?」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 蔡培慧:「所以我們是覺得,主張政府要去買農地,公共的買地你慢慢的累積,你才先租給那些想要務農的人,形成一個土地的活化,或是土地重新的整併,這個我們叫作土地儲備制度。」 民國86年,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也就是一般說的休耕政策,本意是為了減緩,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衝擊,讓農民在休耕時,1公頃一期可以領4.5萬元,而依照農委會統計,目前連續休耕面積有5萬公頃,換算兩期作面積就有10萬公頃,另外還有10萬公頃農地,種一期休一期,加起來一年兩期就有20萬公頃土地休耕,用掉農委會將近100億的經費。 農委會主委 陳保基:「所以這個是農委會本身,自己要去檢討的,這整個糧食生產政策,土地利用效率的問題,而不是在保持優良農地的同時,又來大量的休耕,這個是我們自己,一個矛盾的無奈。」 政府要將糧食自給率,從32%提高到40%,農地的保留和活化利用更顯重要,保留良田之外,讓想耕作的人有土地,並且讓作物多元化,才能提供足夠的食物,因應國際糧食市場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