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理想與理論的學習樂土

落實理想與理論的學習樂土

圖文■周詠詩 人文十年溫馨回顧展:落實理想與理論的學習樂土 會帶著兩個孩子,移居宜蘭,就讀人文國中小,除了對教育的不同看法,實在需要一份傻勁、勇氣與信任! 因為曾經是學校的輔導老師,更深感於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力,即便教改不斷地推動實行,但成績與分數恐怕還是成為評斷一個孩子好壞的標準。而這不是身為家長的我所看重與追求的。我期待我的孩子樂在學習,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所愛與所長,學習真正可以運用在現實中的能力,而非只是課本中的知識。在宜蘭唯二的公辦民營學校──人文國中小,成為我一路尋覓的終點。 兩個孩子來到人文,已經邁入第2年了! 說實在,我們的年資尚淺,卻經歷了學校在改革之路上的風雨。我不敢說這所這麼獨特的學校是完美的,但我深深地願意為她的存在與延續而努力。 原本,公辦民營的創舉,即是宜蘭縣政府願意給多元的教育模式一個成長的空間。既是如此,人文10年來所走的路,是一條開創嶄新的路,沒有前人開疆闢土的足跡,卻是教育改革寶貴的實務經驗。更精準地說,這並非是無所依循的,而是真的能夠運用兒童發展的理論背景,實踐適性的教育理念。 也許實踐的過程,難免會有理想跟現實的衝突,難免會有各種不同的聲音,但,她至少踏出了好幾步,更在10年之間克服挑戰,尋求發展。姑且讓我以媽媽的角度,來分享孩子的改變吧! 多元學習和緊密的師生關係 早在女兒幼稚園時,我就遠從南部來宜蘭參訪。當時就對於學校開放式的教育環境、多元的學習角落認同與讚賞,但真正促使我下定決心的是兒子。 兒子在進入小學1年級時,被診斷為學習障礙者。在就讀1年的過程中,感到莫大的壓力。我了解學校可以提供的資源,但我更看到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不會快樂,不久便會喪失對自己的信心與肯定。於是,來到人文是我幾種選擇之一。而一開始與楊教授對話時,其主張並非是學習障礙,而是學習能力的多元性,就深得我心。 其實,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學習型態與方式,也有不同的學習潛能。但一般學校多半只能運用紙筆測驗,且多半以學科為重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成就。而在人文,老師不會強迫孩子學習,而是以他喜歡與擅長的方式來協助學習。孩子的學習,不是只有聽、讀跟寫,而是有更多元的學習與生活的體驗。 因為每個場所都可以是學習的教室,在課程安排上,除了開發各種不同的課程,如手作、動力機械樂高、桌遊、烹飪,更以主題式的教學規劃外出的行程,讓孩子走出教室,去老街、海邊、山上、博物館、觀光工廠,親自體驗與學習。課程的多元設計、4個學期的規劃、混齡的班群操作,更可以照顧到學生的師生比,這些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教育模式。 但更令我感動的是老師的投入,及老師對於孩子情感、人際發展的重視。奠基於輔導與調育的基礎,老師不只是經師,而是人師,培養了與孩子互信的關係,讓孩子可以在滿足內心需求的情況下有所學習。以我的兩個孩子來說,他們都可以跟老師建立非常好的關係,可以跟老師談心事,願意尋求老師的協助。曾經有家長拍下兒子跟老師在海邊戲水的畫面。我的兒子趴在男老師的背上,笑得十足開心,女兒也會笑說今天跟老師去喝咖啡、聊是非。這樣的師生關係,是看不見的教育基礎。 對的教育環境能改變孩子 我相信,一般學校必然也會有傳為佳話的師生互動,但一個學校可以以學生的心理需求為前提,努力營造友善的校園,看重師生關係的建立,並在這樣的基礎下,發展多元的教育模式,以適性為理念,試圖打造適合每個孩子的教育環境,這就是人文不可多得之處。 兒子開心地上學去了,甚至不用催促他起床,甚至放學後還要留在學校;他在這裡可以發現及發展他擅長的,相對地,用其他方式補足他不足的;他在這裡除了知識的學習,還有很豐富的生活體驗、人際互動;他在這裡,可以有面對挫折與挑戰的成長空間,可以真正成為他自己。 女兒也很喜歡這裡的學習環境。我深深感受到女兒的成長不是因為懂得很多,而是真實的在學校的生活中去經驗,因為親自經驗到而真正學習到;例如尊重別人,可以是一句口號,可以是道德的法則,但孩子要怎麼樣可以真的懂得尊重別人?除非她真的面對了人際的衝突,真的同理別人的感受,真的願意去體諒別人,而不是因為懼怕處罰。正如同人文所強調的:自然合理的後果,是這樣的人生法則在教育孩子、改變孩子。 女兒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非常自發性地投入與練習;她在這裡有了不同的煩惱,卻也在老師的陪伴下有所學習與成長;她在這裡有更多自己的思考與判斷,也有討論與嘗試的空間;她在這裡,更自由開懷,更散發出屬於她的獨特光彩。 我真的不認為這是一所完美的學校,但我真的看到,在適性教育與輔導的理論背景下,這裡成為一塊足以讓這樣的教育理念成長茁壯的樂土。 學校的發展如同人生的發展,不免有風雨挫折。理念如何落實,自然是一門功課。但只要大家有志一同,願意在這裡生根,隨著不同的階段、不同孩子的需求而改變,正是自然有機的法則,正是生命教育,正是人文。 我願意跟著人文,再走10年、20年。讓這個在台灣教育制度與歷史上,難能可貴的學習天地繼續開創、繼續更新,繼續為下一代保留適性教育、多元學習的可能性。 (作者為人文國小Rainbow班群G3、G4家長) 兒子趴在男老師的背上,笑得十足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