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的策略》-經營模式 不瘋一條龍

工商時報【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LED產業自2009年進入電視背光時代,面板大型企業集團包括三星、LG、友達、奇美電加入競爭,便興起一條龍式的垂直整合競爭,但台灣磊晶龍頭廠晶電則以水平整合獨樹一格。 晶電董事長李秉傑說,晶電專注於LED晶粒的生產製造,所以晶電不做一條龍,我們對上下游的掌握了不起就是透過轉投資,但我們的競爭核心力就是Chip(晶粒)。 一條龍的垂直整合模式,不只是面板廠主導的LED公司如此,LED業者包括先進者Cree、Osram等國際LED企業也展開垂直整合布局,台灣封裝龍頭廠億光也追上腳步在今年入主泰谷、經營照明品牌完成垂直整合,甚至大陸的LED廠三安光電、德豪潤豪、清華同方皆展開一條龍式的經營模式,但李秉傑則仍堅持要「專注」把chip(LED晶粒)做到第一。 整個LED產業生態在2009年開始起了變化,過去晶電是等著封裝廠來談規格,但進入LED TV時代生態逐漸改變,晶電當然也受牽動。 李秉傑說,那一年,LED電視自韓國開始興起,晶電談話的對象也轉變為做電視系統的人,而不是做LED的人,過去做chip的只知道現在要什麼,但開始與系統對話,便加入決定未來規格的行列。專注在做chip專業上,現在國際級大廠不論是電視,還是照明已慢慢會指定要晶電的chip。 LED會興起一條龍的垂直整合形態,最主要是面板廠跨入LED生產,不只著眼在LED背光源自給率提升以降低成本,更對未來LED照明市場予以期待,用產能規模的競爭模式預告,LED照明以降價刺激消費的時代將至。 LED照明價格未來跌多漲少,COST DOWN便將是LED產業未來無法避免的競爭關鍵,當競爭對手以垂直整合力求達到COST DOWN的成果,晶電的水平整合該如何做到? 李秉傑說,半導體的製程朝向先進的奈米級技術,讓晶片愈做愈小,但效能一樣,以達到成本效益,而LED也是半導體製程,同樣的將朝向愈做愈小但效能不減的先進技術,以達到COST DOWN效益。 以一顆發光效能達100流明的LED晶粒來看,愈先進的技術就會愈做愈小。李秉傑指出,LED的先進技術不是挺入奈米,而是提供更好的droop(同一顆LED在電流增加時效能會下降)解決方案。晶電做的就是這方面的技術專家。 晶電扮演產業鏈中技術上COST DOWN專家,雖門檻高,卻也將讓這些擁有一條龍的集團,在未來即便有自家in house的LED,但為了兼顧先進技術及COST DOWN,還是會需要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