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教育 盼學子走出身心傷痛

斯里蘭卡前內戰區報導(2)(中央社記者何宏儒斯里蘭卡北部省特稿)斯里蘭卡北部前內戰區正在如火如荼重建,來自台灣民眾的愛心也投入協助當地校舍興建和獎助學生,希望在砲火下親眼目擊殺戮的學生,早日走出身心創傷。

斯國長達26年的內戰在2009年5月終於劃下句點。期間,叛亂組織坦米爾伊蘭解放之虎組織(LiberationTigers of Tamil Eelam, LTTE)在北部地區與政府軍開戰。北方省(Northern Province)基里諾奇(Killinochchi)縣和慕賴替伏(Mullaitivu)縣分別是叛軍宣稱的行政中心及遭政府軍攻破的最後據點。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支持斯里蘭卡紅十字會在基里諾奇和慕賴替伏執行「海嘯及戰後復原及教育支持計畫」,辦理58戶自力造屋、兩所學校及1間教師宿舍興建等。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聯絡發展處處長徐孝慈、賑濟處專員陳詩宜正在當地瞭解執行情況。

慕賴替伏縣奧杜斯丹(Oddusdan)村的Peraru小學是戰後新成立的學校,1到5年級現有61名學生,含校長康薩斯藍(Pawalakanthan Kanthaseelan)在內共編制7位教師。因位置偏僻,學校目前連他僅4位教師任教。康薩斯藍告訴中央社記者,「等台灣協助興建的教師宿舍在下半年完工後,相信可聘滿所有教師」。

基里諾奇坎達瓦萊(Kandawalai)村的Periyakulam Iyanar小學則成立於1954年,因內戰受創而關閉。校長杰雅庫瑪(Karuppaiyah Jeyakumar)表示,這所小學本為村裡最大的學校,有250名學生。內戰後重新招生的Periya kulam Iyanar小學目前僅36名學生,隨居民陸續回流,未來預計約有70多名學生就學。

可能因沒有大小合適的制服,全校學生有3名高年級男生穿著便服,看見陌生人時靦腆微笑。中午時分,10幾名低年級學生來到茅草搭建的簡陋活動空間,隨錄音機播放的音樂起舞。

杰雅庫瑪說,小學現有5間教室、1間辦公室,倚賴發電機供電;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協助建置的3間廁所尚無沖水系統。他受訪時指著一旁的大草坪說,在台灣協助下,一層樓校舍就要在此開工,完工後將可充實學校設備,相信會有更多學生回來就學。

斯國紅會基里諾奇支會會長蘇布拉瑪寧(Dhavmarathuam Subramaniam)表示,「就連提供人道援助的紅十字會支會,內戰期間都幾經遷徙,遑論學校,根本無法運作。大部分學校因空襲而被摧毀、關閉」。他說,現在看到的校舍都是2010年後重建的。

因戰亂失學兩名女孩簡德哈蘭(Shobna Gendharan)和里努雅(Rabwndran Reanuya)戰後復學,20歲的她們仍在念11年級。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提供當地200名成績優異學生每月1000斯里蘭卡盧比(約新台幣238元)的獎學金,兩人都是受助對象。

里努雅說,她父親是農夫,家庭經濟不寬裕,為就讀大學醫科,她利用獎學金參加課後補習,希望未來能改善家庭環境。她自信地說,「我有信心會申請到醫科,不會辜負來自台灣的溫情」。

蘇布拉瑪寧說,失學之外,「內戰導致的殺戮就在學生眼前上演,他們心理受創尤其嚴重。這些記憶持續衝擊他們的日常生活,以致於大部分學生行為表現失常」。

他感謝台灣人的善心,並強調,儘管重建路迢迢,「受教育、上學」現階段對於學生們走出內戰創傷、回復正常生活,其實才是最重要的。10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