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菸害減輕健康不平等

抽菸不是個人行為,而是在現今社會的影響之下。調查發現,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比較會吸菸、曝露二手菸,衛促會理事長陳美霞昨(18)日表示,應注意因生活所逼而抽菸的問題。 台灣每年約有2萬人死於菸害,根據國健局調查發現,2010年國中吸菸率高達8%,2009年高中職五專吸菸率更高達15%。廣告和電視是青少年吸菸的兩大誘因,衛促會理事程樹德表示,青少年只要抽1根菸就可能上癮。 調查發現,營造業、不動產業、運輸倉儲業工人吸菸率特別高,依序為34.5%、29.3%、28.3%,比起較育服務業的3.2%,還要高出十倍。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中,有90%是因為抽菸所導致;肺癌病人中,有85%是因吸菸所致;口腔癌病人中,有92%是因吸菸所致;喉癌病人中有84%是因吸菸所致。 父母教育程度較低的家庭,無菸環境的預防措施比較不好,社經地位比較低的青少年子女,較早開始吸菸,成為習慣吸菸者的比率也較高。研究也顯示,低社經地位(低教育程度、低收入、低職業地位)的弱勢團體,死於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口腔癌、喉癌的比率相對高很多。理事長表示,吸菸是導致健康不平等的最重要因素,菸害防治是減輕健康不平等問題最重要介入措施之一。 衛促會表示,健康平等問題應超越衛生部門,進行跨部門的政策研擬與推動,政府應大力推動民眾菸害防治教育;改變菸捐分配,擴大經費於公民衛生與民眾教育;監視並重罰菸商促銷行為,逐步提升對菸商的管制立法。希望各政黨候選人能提出具體、以菸商為主的菸害防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