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初裁最高課57%

工商時報【記者林殿唯╱綜合報導】 為了拯救岌岌可危的太陽能產業,大陸國務院不但在日前大幅上調太陽能發電的裝機容量目標,商務部更在昨(18)日公布對美國與韓國生產的太陽能級多晶矽反傾銷初裁,將開徵最高57%的反傾銷關稅。 去年7月20日,中國商務部宣佈在多晶矽領域對美國、韓國進行「雙反」(反傾銷、反補貼)立案。同年11月1日,商務部又對歐盟產的多晶矽雙反立案,並與美、韓兩國的多晶矽合併調查。 大陸商務部昨日發布公告指出,初裁認定美韓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矽產品存在傾銷,中國國內多晶矽產業受到實質損害,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初裁決定顯示,美國REC太陽能級矽有限公司、赫姆洛克半導體公司、MEMC帕薩迪納等公司的傾銷幅度為53.3%-57%不等,韓國熊津多晶矽、OCI株式會社、KCC等公司的傾銷幅度為2.4%-48.7%不等。 自7月24日起,進口經營者在進口上述來源的被調查產品時,應依據初裁確定的傾銷幅度向中國海關提交相應的保證金。 儘管中國的多晶矽產能已逾10萬噸,但實際產量卻遠遠不能滿足此前國內龐大的太陽能組件、太陽能電池廠商對多晶矽的需求。官方數據顯示,在進口的多晶矽中,有60%來自美韓。 中國多晶矽生產商抱怨,美韓等多晶矽龍頭企業一直在中國進行低價傾銷,報出的價格甚至低至每公斤20美元以下,低於生產成本。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矽)業分會人士表示,國外多晶矽傾銷情況嚴重且國內需求疲軟,是導致多晶矽業者經營困難的主因。而目前還能維持生產的業者只剩下5家,開工率只有企業總數的10%左右。 太陽能上游大廠無錫尚德已經在今年申請進入破產程序,江西賽維LDK也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負債累累,去年與今年更大規模裁員1.8萬人,被視為大陸太陽能產業的縮影。 為了改善大陸國內太陽能需求不足的局面,大陸國務院日前提出從2013年~2015年的年均新增太陽能發電機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到2015年的裝機總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