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跌逾6%後 反彈機率高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陸股在大陸銀行錢荒暫時趨緩,以及美股連續反彈帶動下而止跌回穩,整體亞洲股市也普遍出現強近反彈走勢。根據過去經驗,當陸股單日跌幅出現逾6%後,多有反彈行情可期。 根據統計,過去陸股從2002年以來曾有15次單日跌幅逾6%的情況,在之後的一週漲跌機率幾乎各半,為53%,小幅上漲1.4%,但若將時間拉長至後1、3、6個月來看,則反彈機率可達60%至73%,反彈幅度則為4.7%至14.0%。 元大寶來投信海外投資長吳懷恩表示,近日在陸股修正過程中,中國外匯局火速放行9億美元QFII資金、以及92億人民幣RQFII額度,不難理解在調整舊經濟問題的同時,也藉此引導法人資金進行「撈底」之結構調整。 待秋天三中全會召開、將未來經濟政策定調後,隨著政策議題逐漸發酵,及第4季的旺季效應,企業獲利成長動能恢復,陸股將會再吹起攻堅之號角。 本周以來陸股走勢戲劇化,周一因銀行業資金面緊俏疑慮導致A、H股同步受壓重挫,但隨官方明確宣示市場流動性無虞,上海銀行同業隔夜拆款也從高點回落下,陸股隨即回穩,短線仍有跌深反彈空間。 摩根中國A股基金經理人張正鼎指出,觀察市場流動性指標─上海銀行同業隔夜拆款利率已自歷史高點13.4%回落,但現仍處於相對高檔位置的5.73%,張正鼎認為,預期待人行實質注入流動性發酵,以及6月底季節性緊縮結束後,利率將可進一步回落至正常2-4%的區間。短期因流動性而造成的股市超跌現象可望改善。 張正鼎分析,隨市場流動性逐步緩解,觀盤重心就逐步轉向至企業獲利的實質增長。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葉書弘指出,大陸正值結構調整期,而以現階段的大陸經濟結構來觀察,產業面有一半好、一半壞,不好的是過度投資的如:有色金屬、水泥、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等,好的則是轉型過程當中,調整相對成功的產業,包括消費升級與精密製造兩大議題,經過兩年的轉型調整部分產業也確實有好的成果出現,可掌握的趨勢也更加明顯,投資價值隨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