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銀10兆人民幣理財資金 將返A股

工商時報【記者吳瑞達╱綜合報導】 大陸股市低盪,資金面呈低水位,為充實資金流通並防止企業自股市大量集資,中國證監會8月份暫停新股審核,同時,消息指出,證監會與銀監會正積極規畫開放大陸的銀行理財資金投入股市,規模達10兆人民幣(下同)。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日前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中登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關於銀行理財產品開立帳戶從事股票與債券交易,證監會和銀監會正積極研究。據了解,銀行理財資金投入股市已停擺3年之久。 Wind統計,2012年7月,共有95家商業銀行發行理財產品2,505款,年成長20.72%;與去年同期相比,投資股票、債券和利率型的理財產品,分別成長88.97%、23.41%與58.73%。 普益財富先前發表的1份報告顯示,2011年大陸商業銀行全年發行理財產品22,441款,較2010年成長100.58%;發行規模為16.99兆元,較2010年成長140.99%。 據大陸銀行界人士表示,此次銀行理財資金投入股市再度被搬上檯面,主要原因在於需求的大幅提升,股市萎靡不振也讓機構看到逢低進場的可能性。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理財產品開始重新投入股市。 不過,某大型商業銀行主管認為,商業銀行追求的還是穩健,不適合做風險較高的證券投資,而且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客戶,並不是銀行主要客戶,預計未來銀行理財還是會以固定收益為主,開放理財資金投入股市,對提振股市行情影響有限。 大陸銀行業的理財資金大規模投入股市,是在2007年。趁著當年的A股大多頭,多家銀行推出證券投資類理財產品。然而,2008年股市一瀉千里,這類投資股票的銀行理財資金,陷入巨額虧損,銀行聲譽亦大受影響。 2009年7月,中國銀監會公布「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投資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規範除了投資上市新股外,理財資金不得投資於大陸證券市場公開交易的股票或與其相關的證券投資基金。 但因絕大多數理財產品,都以普通客戶為主,為了規避上述監管規定,商業銀行積極與投合作,這項替代性管道,將理財資金委託給投信業者,透過其信託產品證券帳戶,投資股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