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啟動 7年創產值480億

經濟部今天(28日)上午和民間業者簽約,正式對外宣告台灣離岸風力發電計畫正式啟動,預計2年後,在台灣海峽上建置4至6架示範機組,完成總裝置容量3百百萬瓦(300MW)以上的示範風場,預估7年後可以促進離岸風電設置產值達新臺幣480億元以上。 推動離岸風電示範計畫,經濟部和2家業者簽約,讓台灣風力發電從陸地延伸至海洋,福海風力發電公司和海洋風力發電公司預計在2年後,完成2座單機容量3千千瓦(3000W)以上的離岸風力發電系統。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原音) 我們希望在台灣海峽上,先有4到6座風力發電機先完成。民國109年以前,我們希望至少這3組團隊,都能夠完成比較有規模的離岸風場發電規模,這規模可能30到36座離岸風力發電機能夠完成,未來希望能夠擴大。』 選定台灣海峽為離岸風力發電的主要地點,政府鼓勵業者發展離岸風電不只帶動風電相關的能源產業發展,也可以為台灣帶來包括電機、鋼鐵以及船隊等其他相關產業發展及工作機會。 海洋風力發電籌備處發起人、上緯公司董事長蔡朝陽說:『(原音)我們認為,台灣有非常好的條件,成為亞洲地區離岸風電的這種先驅者。這是我們的計畫,目前第一期希望在民國104年12月商轉,地點在苗栗,第一期是2部;第二期30部,總投資金額大概170億元,預估可以增加600人的就業機會。』 杜紫軍指出,離岸風場發電效率比陸上風場還高,每1百萬瓦(1MW)的減碳量為2千噸,初步估計台灣擁有6千百萬瓦(6000MW)的風場潛能,如果全數開發完成,每年可以減碳1200萬噸,有助台灣達成減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