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離民宅過近 反對聲浪難平息

【吳詩禹 林敬祐 綜合】 繼續來看「風車戰記」系列報導,近來苑裡居民擔心風車距離民宅太近,反對設置,台灣是世界五大風場之一,現在西部沿岸也已豎立了許多風車,且依照經濟部的「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預計2030年,海、陸風機會超過千座,但政府並沒有規定民宅與風車間的安全距離,學者擔心若沒有妥善的計畫與規定,類似苑裡的例子,還是會持續發生。 苗栗後龍好望角有一望無際的好風景,尤其在設置風車後,這裡簡直成為觀光景點,吸引許多民眾前往觀賞,同樣都有設置風車,卻與苑裡居民激烈抗爭,產生強烈對比。 遊客 楊先生:「就滿特殊有風車,因為比較少有機會,在這麼近距離看到,然後有海的景色。」 遊客 黃先生:「這附近也都沒有什麼居民,所以風車應該,除了聲音比較大以外,應該都還滿不錯的,剛好可以吸引觀光客來這邊,滿特別的。」 由於台灣地理環境先天條件,讓台灣西部沿岸近年來逐漸布滿一架架的風車,每當冬天,東北季風吹向台灣,受到山脈影響風勢匯集,從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的台灣海峽通過,西部沿岸因此有取之不盡的風力資源。 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 馬振基:「在世界所謂的五大風場裡面,台灣有獨特的,因為在每秒5米的風力之下,台灣每一年平均,大概有2500個小時以上。」 業者看準台灣發展風力發電的潛力,陸續在西部沿岸設置風機,開發台灣的風車版圖。 風車業者 王雲怡:「一方面就是說,它(台灣)有這樣子的需要,這是台灣未來一定要走的一條路,第二個它本身的資源,其實也是非常好,第三個我覺得就是說,一定要有人開始做這件事情,所以我們就來了來台灣,等於是開發一塊處女地就對了。」 風車運轉會產生低頻噪音,再加上目前台灣尚無條文規定,設置風機與民宅間的距離,讓居民產生安全疑慮,才會讓業者與地方居民產生衝突。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技術組組長 蘇金勝:「100公尺是要取得同意,200公尺是要做環評,那現在我們可能甚至到,250公尺都需要取得同意,也許這個250公尺,我們也在檢討後,是要用多寬,多大的距離來作界定。」 2011年經濟部啟動「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預估2030年時,國內海陸域風機可突破千架,學者認為,其它國家因為地域廣泛,發展風力發電抗議自然減少,但台灣情況卻不同,因此政府應盡快制定出,台灣規定,讓發展風力發電同時,也能兼顧民眾生活品質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