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問題來襲 醫療險防護要補牢

工商時報【記者張中昌╱台北報導】 台灣以美食聞名,但近來卻頻頻爆出黑心食品充斥市面,再加上食品加工技術發達,多元的食品添加物成為飲食的一部份,對健康恐造成不小威脅,壽險業者認為,食品安全對健康的影響力不容忽略,民眾應該檢視個人的醫療險規劃是否完善,在健康風險來臨時,才能無後顧之憂。 根據統計,國內2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10人就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而大腸癌發生率,也是每年竄升,更連續4年蟬連癌症發生人數之冠,而這些疾病的起因,多少都和飲食有關,顯示「病從口入」這句話的真實性。 全球人壽認為,食品不健康就會衍生不同疾病,嚴重甚至需要就醫,建議可以在有限預算下,透過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並搭配防癌終身保險附約來轉嫁風險。 全球人壽表示,透過這種搭配,不僅非癌症身故時,可領回保險費總和,讓所繳的每一分錢有去有回,還能享有一次給付癌症保險金,用來支付癌症醫療費用、標靶藥物、抗癌新藥,或請看護等支出。 以30歲男性為例,若投保20年期主約壽險,保額為5萬元,再輔以全球人壽防癌終身保險附約,保額100萬元,並附加「失能及重大疾病豁免保險費」,每年保費約3.6萬元。 保德信人壽呼籲,目前業界熱賣的醫療險,除了標榜保障部份,也都紛紛設計滿期或身故,還可領回扣除理賠後的所繳保費,民眾投保等於兼具儲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