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水種電 屏東新優勢

屏東縣政府推動養水種電見成果,規模廿五個MW目前已逾九成施設完成太陽能光電板,在林邊與佳冬地區總計面積達卅八公頃,六家廠商投入,參與地主一百三十人,共有六十一件專案基地,預計每年賣電收入約二億元。縣長曹啟鴻表示,未來將結合農漁業生產,在養豬場設沼氣發電,養殖漁場上也可裝設太陽能板,再生能源與傳統農漁業結合「這是屏東的優勢」。 曹啟鴻表示,養水種電計畫七月開始施工,縣府團隊通力合作,廿五個MW(MegaWatt、百萬瓦)發電規模快要全部完成,僅剩下三個MW高聚光的太陽能板近日即將完工。縣府也追加預算於國小設太陽能板,發電出售所得,做學校的發展基金。 曹啟鴻強調,發展太陽光電不能犧牲農糧生產,下波段重點將結合農糧生產,上層追日型的太陽能光電板,七成陽光可從空隙射進土地,下方還可種菜,與農業結合。 「台灣走在世界的前端」曹啟鴻指出,養豬場上方可安裝太陽能板,又有沼氣發電,潮州榮興牧場一千頭豬,七至八成發電自給自足,縣府也請專家學者協助屏縣養豬三萬頭的中央畜牧場,施設太陽能和沼氣發電,完成後可能是全國規模最大再生能源設施。 曹啟鴻表示,再生能源要與傳統農漁產業結合,例如屏東科技大學設計太陽能發電設施可養殖泰國蝦,室內石斑魚養殖場上方也可設太陽能板,循環用水讓水質更穩定,減少病害。 曹啟鴻表示,廿一個MW已通電,經濟部駐德國代表參觀後說該國也無如此大規模的太陽能光電設施。此外,縣府也在九如找到公有地,將小型養豬戶沼氣集中;並與台糖養豬廠溝通裝設太陽能與沼氣發氣;屏縣率台灣之先規定新設置的養豬場需有豬廁所設備。 曹啟鴻強調,沼氣發電可減輕百分之九十的養豬臭味,也可提高排放水的透明度。估算飼養一千頭豬規模的業者,沼氣發電二年半即可回收成本,一萬頭則僅要半年,「養豬還可賣電,變成最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