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四壯集-旅食恆春

中國時報【王浩一】 原本綠豆蒜是本地一道冬季的甜點,但是南台灣冬天短,屬長夏季節,後來「把熱食冷卻」再加了粉條跟剉冰下去,一杓糖水,反而成為車城、恆春最著名的夏天甜點了。 「恆春」這個名字真美。你可能不知道她是沈葆楨所命名的,話說同治年間,恆春半島發生「牡丹社事件」,欽差大臣沈葆楨到了府城創建了延平郡王祠與億載金城,準備抗日。事後,沈葆楨也奏請朝廷在此地築城牆,並在瑯嶠設縣,這是屏東最早的縣治。由於此地氣候溫暖,四季如春,「冬不寒沍,草木蓬蓬;夏不酷暑,黍苗芃芃:名曰恆春」,沈葆楨將「瑯嶠」改名為「恆春」。 光緒元年動工,光緒五年(1879年)落成的恆春城,周長有880丈(約2600公尺),城基厚2丈的城牆,設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城門之間設有炮台,城牆外有壕溝,是台灣唯一為了軍事防禦所建築的城池,也是台灣目前保留得最完整的古代城池。天后宮建於清光緒3年,與北港媽祖廟有極深的淵源,都是由福建湄洲帶出。恆春媽祖到北港天后宮不是進香,而是「姊妹團聚」,會被請至內殿休息、團聚,有別於其他地區的媽祖。 恆春鎮位處恆春半島南端,也是台灣最南端的鄉鎮,三面環海,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西臨台灣海峽(南海),南臨巴士海峽(呂宋海峽),由於氣候溫暖,從前此地遍佈蝴蝶蘭,古名「瑯嶠」,就是排灣族語「蘭花」的音譯。1920年,日本所設的行政區改制:恆春郡役所設於恆春街。恆春郡管轄恆春街、車城庄、滿州庄及不設街莊的番地(轄域即今屏東縣恆春鎮、車城鄉、滿州鄉、牡丹鄉等地,台灣最南端的四個鄉鎮,也是恆春半島的範圍)。 一年四季都很適合吃冰的恆春,這一碗帶有黏稠感的「綠豆蒜」,微微綿密感的去皮綠豆顆粒,搭配黑糖味的糖水脆冰,這是恆春人簡單消暑的名店。位於「恆春老街」的「阿伯」老攤,已有四十年歷史,本來是路邊的手推車,近年入駐店面。過去路邊攤時代,不是坐在後面幾張桌子,就是直接捧著碗就在路旁吃了起來,帥氣。有了店面,比較衛生了,但是少了生猛的街頭味。 說說「綠豆蒜」,綠豆蒜並不是蒜頭,而是綠豆剝殼後的綠豆仁經過長時炊蒸,很像是用菜刀拍碎的蒜末樣子,所以才取名為綠豆蒜。這是容易被誤會的名字,所以它有了美美「綠豆饌」稱呼。 原本綠豆蒜是本地一道冬季的甜點,綠豆蒜炊蒸軟嫩之後,加入太白粉下去勾芡,用紅糖熬煮出來,呈現濃稠感,最後加上幾滴米酒。但是南台灣冬天短,屬長夏季節,後來「把熱食冷卻」再加了粉條跟剉冰下去,一杓糖水,反而成為車城、恆春最著名的夏天甜點了。如今,這個特色冰品早已傳到府城,以台南市中西區保安路的「阿卿」最為著名,而且以桂圓豪華版區隔原產地。 恆春半島有二著名「綠豆饌」店家,香甜好口味:車城鄉福安路的「黃家」,恆春中山路的「阿伯」。我嘗試比較黃家與阿伯的口味差異,應該在糖水:阿伯的糖水可以吃到濃濃的黑糖味,顏色顯得深邃,黃家的比較一般。綜合的粉條口感也有不同,阿伯的粉條較分明,口感也較滑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