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布局尋求馬習會

旺報【龐建國】 蕭萬長前副總統率團參加2013年APEC年會,行前表示「蕭習會」只聚焦在兩岸經貿合作、區域整合趨勢及大會訂定的主題上,不涉及明年APEC是否有「馬習會」這些「以後的事情」。這些訊息告訴我們,面對國內政局動盪,馬總統和他的團隊決定先行「安內」,暫時無暇「攘外」了。 從大局解讀 因為國民黨考紀會撤銷王金平院長黨籍所引發的馬王之爭,如今有戰線拉長、越演越烈之勢,馬陣營決定讓「蕭習會」任務單純化,避免節外生枝,這樣的決定,我們能理解。不過,如果這意味馬陣營要放棄利用明年在上海舉行的APEC來促成「馬習會」,恐非明智之舉。 我們認為,「馬習會」的意義需要從比較大的格局來解讀,它是台灣面對全球化和區域整合,順時應人的動作,無論是海峽對岸或者台灣內部都應該有這個層次的認知。 在全球化的脈絡上,儘管國際之間仍不免於政治的對立和軍力的較勁,但是,經濟資源或生產要素的流動已經跨越了國界,越來越難用行政手段來做違背經濟法則的掌控。同時,軟實力的概念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文化傳統和價值體系的差異固然存在,但是,交流與溝通會是國家之間比較好的相處之道。台灣和大陸都不應自外於這個潮流趨勢,台灣作為一個小規模的經濟體,更需要善用這個趨勢所蘊含的契機。 在區域整合脈絡上,當WTO作為經濟全球化全面開展的機制,受困於人多嘴雜、利益交錯因而進展遲緩之時,各種雙邊和多邊的自由貿易談判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成為全球化的另一種演進形式。 大陸和台灣在區域整合的形式中,乃是進度比較落後的經濟體,海峽兩岸都有必要積極參與目前正在鋪陳的區域性平台,像東協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和美國倡議的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等等。 為台灣著想 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是,在前述的大局中,台灣基本上只是遊戲規則的追隨者,中國大陸則在遊戲規則的制定上擁有一定分量,台灣要想走出去,對岸的善意幾乎是必要條件。所以,兩岸關係的進退,會直接影響到台灣是成為圈內的夥伴,還是淪為局外的邊緣人。所有負責任的台灣政治人物,都必須告訴我們,如何因應這個大局。 任何注意國際與兩岸情勢變化的人都會察覺到,當台灣不斷在內鬥耗損時,大陸的新領導班子正在啟動新一輪經濟改革,規畫更大幅度的對外開放;而與台灣處於高度競爭的韓國,在簽署與美國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協議後,正在努力打開通向中國大陸的門戶。台灣,還有多少的時間讓我們去蹉跎、去揮霍? 從這個大局觀察,我們認為,馬總統不應受制於台灣內部的紛擾,應勇敢為台灣走出去布局,尋求在明年APEC與習近平會面的可能性。這不是為了馬總統個人的歷史定位,而是為了時不我予的台灣。 雖然在這次的APEC會議上,「蕭習會」沒有談到「馬習會」的話題,但是,現在離明年的APEC時間還早,在明年APEC登場之前,兩岸還有充裕的時間可以進行籌備工作,讓「以後的事情」出現圓滿的結果。我們期盼馬總統在這件事情上能有大是大非的判斷,堅持對的方向,做對的事情。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