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人學養豬 始於6600年前

北歐人學養豬 始於6600年前

【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莊瑞萌綜合報導】德國研究發現,歐洲人大約在西元前4600年就懂得飼養豬隻,由於當時歐洲北部主要以打獵維生,研究者推論,應是以農業為主的南方歐洲人透過文化或貿易交流,讓慣於以弓箭長矛追逐野生動物的獵者,開始搭起豬圈養豬隻。 德國基爾大學研究者表示,距今8千到6千年之間,某些動物與植物在歐洲的分布受到人類文明帶動下擴散,這應是來自於中石器時代(Mesolithic)北歐埃泰博勒人(斯堪第那維亞的漁獵和採集部族),與來自近東的新石器時代(Neolithic)農業部族,產生貿易交流和文化互動的結果。 研究者寇拉斯克亞拉表示,埃泰博勒人雖然早已學會飼養獵犬輔助狩獵,但還不懂得飼養豬、羊或牛等肉畜,也不會種田。不過,大約8千年前埃泰博勒文明發生了重大改變,此時近東的新石器農業部族已經擴散到歐洲,並且在西元前5500年前到前4200年的這段時間,與北歐的漁獵和採集部族生活在一起。 研究團隊在分析了63隻在德國北部發現的豬骨頭及牙齒DNA後,得到了新的結論,證實北歐獵人,大約在西元前4600年,就開始飼養各種體型與顏色的豬。 研究者寇拉斯克亞拉指出,「這是我們找到埃泰博勒文明圈養動物最早的考古證據。」從結果顯示,部分當時被狩獵社會人口飼養的家豬,與當時出現在歐洲中部新石器時代農夫飼養的豬隻一樣。 當時狩獵為主的歐洲人所飼養豬隻來源,是透過交易、交換方式,或是獵捕則不得而知,不過,研究者認為,由於當時狩獵為主的社會與農耕社會地理位置關係,以及豬的式樣、種類,和花色,實在非常多樣和有特色,因此研判透過交易取得的可能性最高。 斯堪第那維亞的「中石器文明」約在西元1萬年前到西元5000年前之間開展,直到農業時代出現才結束。而近東的「中石器文明」大約在西元2萬年前就開始發展,比北歐提早了1萬年,並且在大約西元前10,200年到8,800年之間就轉型為「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經濟型態,比北歐提前了整整一個階段。因此可以說,兩個族群的互動,是由近東文明帶動了北歐部族的進步。 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 The 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圖說:研究顯示,歐洲打獵狩獵人,最早在西元前4600年,就開始飼養豬隻。(photo by Vicky TGAW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