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創業病了 李開復下7帖猛藥

工商時報【記者何英煒╱台北報導】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昨(29)日出席華人企業領袖遠見高峰會,這是他罹癌後首度公開露面,也是化療前最後一次公開演講。對於台灣的創新創業與機會,他也「講真話」,認為台灣的創新創業「病了」,呼籲政府及各界要「下猛藥」。 對於台灣的創新創業,他提出了七點建議,包括引進領袖型的創業者、要鼓勵年輕的創業者、大市場才有希望、不要吝惜給予技術股、政府應建構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等等。 很多人問李開復,為什麼生病了還要接受邀約出來演講?他表示,他表示,化療多做幾次後會掉頭髮,希望今天還有美好容貌時,讓大家再看他一次。語畢獲得在場人士熱烈的鼓勵掌聲。 李開復覺得台灣的創新創業充滿了「困難和危機」,他的演講或許可帶來一點「警鐘」的效果。對照大陸的創業者,想成功的慾望很大,不乏勤奮、有狼性的創業家,旗下帶領著一群有技術且努力的工程師。至於台灣的創新創業,曾是亞洲四小龍的領先者,可惜的是,繼硬體之後,台灣的IT企業卻連番錯過了軟體革命、網路革命、行動的革命。 他沈重的說,台灣不僅離大陸有很大的距離,現在連新加坡、香港、韓國都不如,這相當令人擔憂。 台灣網路產業雖也有傑作,從蕃薯藤到PChome,但是都沒有走出去。李開復特別強調「小市場是無法成就偉大的公司」,很可惜的是,台灣的新創公司都只看台灣市場,創投環境也不佳,沒有回報也就不想投資,如此惡性循環。 從兩岸例子來看,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做得很棒,但只有5億美元的市值,阿里巴巴做得比PChome還要晚、卻值1,000億美元,差異就在市場的大小。 李開復建議,台灣的創業者應要放眼國際、東南亞、中國大陸,他看台灣還是有很多機會,尤其是「軟體加硬體加雲」的機會,矽谷最近最火的例子,就是做小裝置,手錶、眼鏡或汽車,未來家中每樣東西都可以上網,這不是正好適合台灣ICT的能力嗎? 在李開復的眼中,台灣有著聰明努力且高素質的工程師,也有很好的環境,有機會再一次激發出創新型的企業。 然而,今天台灣的創新創業高科技「跟我一樣病了」,這些病都來自於惡性循環,而生病了就要就醫,需要猛藥,「我是準備接受猛藥的治療,台灣的高科技,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