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音樂、軟體業岌岌可危 創新生活產業 抵禦紅潮接管

紅色供應鏈進逼台灣議題,多數人聚焦在電子業。但旅遊、影視、房地產、電子商務、資訊服務等產業,受紅色供應鏈的威脅更深、更鉅,台灣人的生活領域,已有被中國人接管的危機。

中國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營業額已超越Amazon,躍居全球電子商務龍頭;在台灣,亦有諸多忠實消費者,令台灣電子商務廠商憂心忡忡。

資訊服務產業前景堪憂

不過,台灣最大APP企業時間軸創辦人兼執行長、負責遠傳電信電子商務業務的葉建漢語氣平和地說,因為退貨與換貨困難、產品品質不佳,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縱使有心經略台灣市場,對台灣消費者的吸引力,卻愈來愈低。

「網路購物消費者的特性是,只要吃過一次虧、上過一次當,就再也不會光顧。」葉建漢解釋,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產品價格雖低廉,但假貨、次級貨充斥,愈來愈多台灣消費者寧可支付較高的金額,在本土電子商務網站購物。

葉建漢分析,在可見的未來,消費性商品都將面臨生產過剩的困境,零售業者、電子商務網站竭盡所能爭奪顧客;台灣電子商務網站若能持續提昇服務品質,便可與消費者建立起強韌的信任關係,縱使紅色供應鏈低價促銷,亦難以取而代之。

但另方面,葉建漢對台灣資訊服務產業的未來,卻頗感悲觀,斷言資源雄厚的紅色供應鏈將劇烈衝擊音樂、影視等產業。他觀察道,登錄影視網站觀賞電影、影集,因可隨選、隨看,已蔚為不可逆的趨勢;中國影視網站如優酷,庫存電影、影集數量豐富且龐大,台灣影視網站幾無招架之力。

昔日,中國影視網站以盜版著稱,但因可看到最新、最熱門的電影與影集,在台灣亦有眾多擁護者。葉建漢強調,在某些中國影視網站東渡美國股市掛牌後,被迫尊重智慧財產權,將數量可觀的侵權電影、影集下架,建立收費會員系統;當規模壯大,他們如今已是世界各國電影、影集播映不可或缺的買家。

影視、音樂產業將染紅

「昔日,中國觀眾風靡台灣連續劇;今日,台灣觀眾卻熱中於《後宮甄嬛傳》、《瑯琊榜》。」葉建漢預言,當影視網站取代電視成為收視主流後,台灣影視、音樂產業恐將被納編至紅色供應鏈,且難以翻身。剛在台灣走紅的演員、歌手,多半立即轉戰中國市場,一去不回頭,「中國資訊服務業實力加速成長,侵權狀況逐年降低,台灣資訊服務業亦應嚴陣以待!」

近來,西方媒體、經濟專家爭議不斷,為何向來封閉、保守的中國政府,「放任」電子商務網站蓬勃發展、行動支付技術超越群雄。葉建漢擔憂道,無論中國政府目的為何,中國軟體研發實力已超越台灣;台灣若不正視此一趨勢,不久之後,軟體產業可能陷入紅色供應鏈的框架,被迫遵守它制定的規範。

對抗紅色供應鏈入侵,常前往中國洽商的葉建漢建議,台灣產業應強化在地化、國際化,才可開創更寬廣的生存空間;他更認為,相較於紅色供應鏈,台灣最大的競爭優勢在於創意,但應引進日本與美國等先進國家的資金、技術,打造新的商業模式,才有機會突圍制勝。

此外,紅色供應鏈早已染指台灣旅遊、房地產市場,事業版圖橫跨紡織、旅遊、房地產的榮鑫實業暨米堤飯店總經理李麗裕直言,若干新建觀光飯店資金皆來自中資,甚至已建構「一條龍服務」模式;但他略帶無奈地說,紅色供應鏈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台灣人互鬥、內耗不止,讓紅色供應鏈有機可乘。

旅遊業應停止惡性削價競爭

讓米堤飯店從廢墟中浴火重生的李麗裕指出,中國觀光客蜂湧來台,諸多旅遊相關業者為了搶客,紛紛削價競爭,由於已將旅費降至成本以下,只能從旅客購物回扣中賺取利潤,「最後,台灣只吸引消費能力較差的中國觀光客。中國觀光客在日本、美國、歐洲狂買高檔貨的新聞,在台灣卻未曾聽聞。」

最後,大多數以中國觀光客為主要客源的旅遊相關業者,只得哄抬商品價格求生存,例如將1斤5千元的茶葉,常被哄抬至1斤10萬元;長此以往,最終形成惡性循環,不僅旅遊相關業者難以招攬回頭客,亦斲傷茶葉等產業的商譽,有百害而無一利。

李麗裕相信,台灣旅遊相關業者若能提供優質服務,即使價格不斐,仍可吸引台灣、日本與先進國家觀光客,不必倚賴中國觀光客,亦可欣欣向榮;以米堤飯店為例,中國觀光客僅占整體觀光客的0.6%,但業績仍能逐年成長。

「中資進軍台灣房地產市場,早已不是秘密,更是台灣房價居高不下的關鍵因素之一。」李麗裕表示,台灣房地產上漲價格相當有限,中資擁有的房地產亦頗難出售、套利,未來是否轉供其他用途,值得密切關注。

強化創新力即無所畏懼

「如果將中資視為一般外資,便能以平常心看待紅色供應鏈。」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主任蘇孟宗樂觀地說,企業興衰猶如潮起潮落,20世紀80、90年代,日本企業橫掃全球,大舉購進美國企業、房地產,但因為體制僵化、無法持續創新,到了21世紀後,企業版圖不斷萎縮,「台灣企業只要保有創新力,就不必畏懼紅色供應鏈。」

中國企業崛起的軌跡,與當年日本企業頗為類似,中國企業暴富後的舉措,亦與當年的日本企業如出一轍。蘇孟宗認為,台灣政府即使構築法律高牆,亦難以阻擋中資繞境,併購台灣企業,還不如限制有中資入股台灣企業,必須在台灣擴廠、拓點,有利台灣經濟發展。

蘇孟宗舉芬蘭為例,當Nokia在手機市場不敵Apple、Samsung,被迫裁員、縮減生產線,芬蘭政府決定大幅開放外資入境,不僅減緩失業潮,亦增生多家頗富創造力的企業,讓芬蘭經濟得以重生。

「不要害怕台灣人才外流,而應視為儲才於外;若台灣可大幅提昇產業環境、薪資水準,人才最終仍將回流。」蘇孟宗肯定地說,當陳金鋒等人越洋挑戰美國大聯盟時,台灣棒球界不少人視他們為叛徒,之後東渡的台灣棒球員多不勝數,但能躋身大聯盟者寥寥無幾,多數仍回歸台灣職棒,「這些球員歷經美國小聯盟的洗禮、鍛鍊,讓台灣職棒實力再上層樓。」

兩岸企業開啟人才戰

紅色供應鏈勢力已搶灘全球各大市場,部分企業國際化更甚台灣企業;台灣企業鞭長莫及的非洲、南美洲等市場,中國產品更普受歡迎。蘇孟宗相信,台灣人才若能進入紅色供應鏈核心位置,將可擴大國際視野、增加國際歷練、累積國際人脈;當他們回流台灣企業時,將有助於台灣企業國際化。

台灣固然有若干產業,政府必須立法予以保護,如農業、國防工業等,使之不受紅色供應鏈的侵擾,但同時應採取更開放的態度,歡迎世界各國資金投資台灣,廣納四面八方的優秀人才,以刺激台灣企業、人才成長。不過,台灣仍得防範紅色供應鏈,以不公平、不合乎台灣法令的方式,蠶食鯨吞台灣市場與企業。

蘇孟宗最後預言,兩岸企業爭奪人才的戰爭,勢必將日益激烈,但中國人才濟濟,紅色供應鏈內部競爭亦異常激烈,若要對外徵才,必定希望囊括頂尖人才,「台灣職人想躋身紅色供應鏈中最頂尖的企業,最大對手除了香港人才,還有歐美國家的中國、台灣移民第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