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工廠一窩蜂 小心蛋塔效應

工商時報【黃志偉】 近年來爆發塑化劑、毒澱粉等食品安全事件,讓強調健康、安全的植物工廠成為各界關注焦點,不少企業集團及科技大廠更紛紛投入進行多角化經營,進軍所謂「科技植物工廠」。 在植物工廠一片看好聲浪下,卻有業者跳出來戳破這個美好假象,指出植物工廠在沒有專利及實質獲利模式下,只算是實驗室,未來更可能出現蛋塔效應,想投入者宜認清並慎選真正具有獲利模式的「植物工廠」。 一窩蜂取經日本 恐爆蛋塔效應 一般所認為的「植物工廠」,大多是指栽培環境包含光照、溫濕度、養分、水分、二氧化碳等可進行人為控制,可將植物進行工廠性生產的設施,特色有可全年計畫性生產、可在狹小空間內有效率的生產植物、可進行無農藥栽培、可將農產品規格化、種植更高品質與經濟價值的農作物、作業工程可某種程度的自動化與省力化。 很早就投入植物工廠發展的國家像日本,30年來已累積眾多專利並形成學派,也是政府扶植的產業發展重點,日本政府為該類產業投下龐大預算,並持續補助民間建置工廠,尤其是海嘯與福島核災過後,更加速植物工廠的成長,迄今已經有超過100家的規模,而日本的植物工廠也成為許多國家與台灣業者取經的對象。 由於國內業者一窩蜂取經日本,令國內有些業者憂心在缺乏適合本土發展的專利及學術理論下,未來可能會形成蛋塔效應。 目前正發展新自然農法的創森自然農法微型植物工廠企業機構總經理張孝安,便不諱言地指出,目前日本的植物工廠在經過政府補貼下,都不能找出成功的商業獲利模式,若台灣廠商只會向日本朝聖,依樣畫葫蘆,就像瞎子帶人過河,一樣容易落水,找不出獲利模式,無益於國內農業發展。 他山之石可攻錯 問題裡找創新 為找出屬於台灣一套植物工廠獲利模式理論,在植生牆工法擁有豐富經驗的張孝安從2008年開始投入實驗研究,不僅對日本植物工廠學術進行深入瞭解,至今更花費龐大研究資金進行實務驗證,而經過多年的努力,不僅找出日本的問題,累積多項專利,更成功開創了新自然農法貨櫃型植物工廠的獲利模式、學術理論與實務經驗。 張孝安發現,日本植物工廠發展最大的問題,是為了學術研究,並不是為了商業來研究發展,因此在為了保護既有學術利益下,更設下一些規範與門檻,進入者必須購置高價的設備、配件與KnowHow等高專業成本,造就售價令人咋舌產物,違反大眾市場機制,難以達到獲利。 他分析,水耕加人工燈光加冷氣,如果就是成功的科技植物工廠,那應該很快被大量複製,市場上應有水耕蔬果大量銷售,但實際上水耕蔬果不管在日本與台灣市場銷售比例皆不到一成,可見至今植物工廠的經營模式,不符合市場需求。 改變經營思維 以獲利為基礎 他山之石可攻錯,要找出創新的獲利模式,張孝安瞭解,必須從日本植物工廠的技術中找出有哪些問題,並加以解決突破。 首先,最根本的就是要丟掉日本植物工廠圍繞在建置方式的定義,重新明確建立植物工廠目的在「獲利」的經營思維。張孝安強調,「不賺錢的工廠是實驗室,會賺錢的工廠才是真的植物工廠」。 參考日本對於植物工廠的各方面研究與問題,配合以獲利為出發點的思考模式,以及過去植生牆的工程經驗,創森在經過多年的實務研究後,獲得多項重要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不僅成為新自然農法貨櫃型植物工廠系統的重要架構,更是獲利模式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例如研究成果中,將自然農法根系土壤微生物觀念,融入植物工廠操作設計劃規劃中,將可大幅度提高生產控制的良率困難問題與降低生產設備能源的獲利市場問題;透過種植空間的重新排列組合,提高生產的坪效問題,並考慮生產地區的環境氣候,調整植物工廠設備生產管理方式,將照明與空調的能源作最優化計算,像考量葉片群落的方式改變植物的受光率角度,進而提高光源的有效效能。 還有將傳統成本的種植技術與操作行為模式作為工廠管理SOP流程等,綜合這些,將所有成本績效提高到最具經濟組合模組化,實際計算應用在生產中,讓植物工廠進入商品化。 獲利模式 農企引導農技決定農作 張孝安表示,植物工廠要能獲利,必須以最經濟方式達成植物工廠的數倍產量,並有簡易快速組裝的栽培方法,可快速普及符合經濟成本,如此才能與溫室栽培或傳統種植作物的市場價格作競爭,以量制價,獲得消費者認同。 他指出,創森的新自然農法貨櫃型植物工廠,以平價、快速、安全為設計重點,已操作出符合大眾化與市場機制的運作模式。 以種植草莓產量6,000株為實際案例,佔地面積只要9坪、建築造價只要40萬,低菌低塵室環控設備成本210萬,與鋼構型溫室動不動要投資上千萬相較,建置成本大幅下降,同時管理成本與生產消耗能源成本也會減少,加上作物可達高經濟價值、安全低菌無農藥、四季生產、不受天災氣候蟲害影響等,在生產成本優勢下,未來將可取代傳統溫室結構生產模式。 張孝安強調,植物工廠商業獲利的模式,簡單而言,就是「農企引導農技決定農作」,先要有完整市場經營分析與理念,結合農業技術、成本控制、產業風險評估及品牌行銷等元素,才能有機會獲利。 而要能發展為新型態農業的永續經營,就必須以價格為核心,再以技術學派、管理KnowHow與專利等做為競爭力基礎。 台北國際光電周 創森經驗分享 目前創森將「自然農法貨櫃型植物工廠」研究成果在美、日、大陸以及台灣、馬來西亞等地申請專利,並將內容集結成冊,同時公布在網站上;另外,也舉辦研討會與各界分享技術與經驗,共同推動新型態農業的發展。而在今年6月18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的台北國際光電周台灣植物工廠展,創森參展研究成果發表,張孝安相當歡迎各界能蒞臨參觀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