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突出新式微創療法 降低病人疼痛及感染機率

記者陳麗雯/雲林報導

椎間盤突出問題經常讓患者猶豫是否要開刀進行治療,近年來微創內視鏡脊椎椎間盤切除術盛行,這項手術對於醫師操作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利用先進器械從背部進入脊椎部位進行切除,術後疼痛、住院天數與感染率會減低,病人整體恢復比較快,但並非所有病患都適合進行微創手術,需要個別進行評估。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今日舉行記者會,提出個案治療成功案例,說明椎間盤突出的新式微創治療方法的優點。一名身材微胖的四十三歲男性,從事搬運工作,兩年前曾有下背痛合併左側坐骨神經痛,約兩週前一次搬重物時「閃到腰」開始不斷加重,除了疼痛有時候還合併麻、抽筋等症狀出現,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左側第五腰椎/第一薦椎處的椎間盤突出,造成第一薦椎神經根的壓迫,經過安排「顯微內視鏡脊椎椎間盤切除手術」後,症狀已獲得改善。

骨科醫師藍聖閔表示,傳統手術的方式在背部中線下刀,將脊椎旁的肌肉整層掀起後,逐層往下找到凸出的椎間盤加以切除。近幾年來盛行的微創內視鏡脊椎椎間盤切除術,對於手術醫師操作的技術要求比較高,主要是利用特殊設計的先進器械,從背部肌肉的纖維間進入,撐出較傳統手術小的工作空間,因此術後疼痛、住院天數、失血量與感染率會減低,病人整體恢復比較快。

藍醫師說,相對於腰椎椎間盤脫水退化的疾病,腰椎椎間盤突出常發生在年輕的人身上,除了產生下背痛,也因為解剖位置的關係,可能對於上一節或下一節的神經根造成壓迫與發炎,產生神經根病變,患者可能會有放射狀疼痛、鈍痛、刺痛、麻、無力、感覺異常、抽筋等症狀出現。如果凸出的椎間盤體積夠大對神經腔造成明顯的壓迫,則可能產生馬尾症候群,而引起大、小便失禁或滯留的狀況,此時需要緊急手術治療。

藍醫師解釋,若症狀比較輕微,持續時間比較短可以先考慮休息、復健與藥物在內的保守療法。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或者依然對於日常生活產生困擾者,則需要考慮手術治療。而手術治療前的評估相當重要,臨床上症狀與理學檢查的結果,必須與影像學(磁振造影)的結果一致,才能正確處置,有效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