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對了嗎?衛福部官版「洗菜SOP」 芽菜這樣洗才乾淨

生機飲食不想吃出問題,苜蓿芽、豆芽等生鮮芽菜類,洗不洗得乾淨是關鍵。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就實測5種不同清洗方式,結果發現,想要把生鮮芽菜中的大腸桿菌群菌數降到最低,至少得用清水浸泡15分鐘,且漂洗達5次以上,否則等於白洗一場。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生機飲食不想吃出問題,苜蓿芽、豆芽等生鮮芽菜類,洗不洗得乾淨是關鍵。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就實測5種不同清洗方式,結果發現,想要把生鮮芽菜中的大腸桿菌群菌數降到最低,至少得用清水浸泡15分鐘,且漂洗達5次以上,否則等於白洗一場。

食藥署日前針對市售非即食的豌豆苗(嬰)、苜蓿芽、豆芽等生鮮芽菜類產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衛生指標菌數都偏高,沒清洗乾淨根本不能直接生食。

食藥署研檢組科長林澤揚表示,為了找出這類生鮮芽菜的最佳清洗方式,食藥署拿了「小豆苗」進行官方版實驗,依不同清水浸泡及流水沖洗時間、漂洗次數,一口氣測試5種不同清洗方式,再一一檢驗衛生指標菌,結果發現,「浸泡時間」及「多次漂洗」是關鍵。

食藥署實驗發現,以清水浸泡15分鐘後再漂洗5次;或以清水浸泡15分鐘、流水沖洗5分鐘後,再漂洗5次等2種清洗方式,均可使小豆苗的大腸桿菌群含量明顯大幅下降。

至於如果僅有清水浸泡10分鐘,那麼之後不管是否再有用流水沖洗3分鐘、或漂洗3次,大腸桿菌群都一樣超標,超過1100MPN/g,有洗等於沒洗一樣。

食藥署提醒,由於芽菜類莖葉細小易藏污納垢,市售生鮮芽菜類商品都應充分漂洗或加熱後再行食用,尤其,市面上包裝精美的芽菜產品,僅有少數標示「須清洗後食用」,導致消費者有可能忽略清洗步驟而直接生食,造成食品中毒發生的風險。